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2012年2月第2期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史建玉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山西省中阳县金罗中心校道堂小学 史建玉
 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因素,创新是语文教育的精髓。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时代赋予每个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在大胆想、好奇问、自由议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纵览书籍、网络,关于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如繁花盛开,在学习别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我将自己多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做法梳理于下:
 一、画中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学生绘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无声胜有声”的重要方式。灵活运用,既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爷爷和小树》一文写到: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小树为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学习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能不能想一想春天和秋天到来时,爷爷和小树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能把你想到的画出来吗?结果有的同学画出了春天爷爷为小树浇水,小树发芽了;有的画出春天小树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爷爷在树下听歌;还有的同学画着秋天的树上结满了果子,爷爷给孙子摘果子吃…… 这样的环节,更适合低年级小朋友认字不多,语言表述能力不强,但是他们的内心更不容易受到束缚的现状,激发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他们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二、 续编故事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就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在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分析或比较中寻求新答案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的优点在于全方位地突破条条框框或一般常理的束缚,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从而把握特殊性,被视为“创造思维的中心”。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口语交际、看图说话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续编故事更是儿童所喜爱的一种方式,续编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使原文的情节能够合理地发展,构成完整的故事,是课文的拓展练习,更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途径。很多课文的结尾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限宽广的空间去遐想。这些艺术的空白为学生的想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引导,就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引进思维的王国。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坐井观天》一文,课后我提出:青蛙跳出井口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有些小朋友讲到了青蛙看见很多不曾见过的东西,眼界开阔了;也有的小朋友讲到青蛙跳出井口后看见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看见了人们把青蛙摆上了餐桌,最后青蛙惊惧地逃回了井底,并且感叹“做井底之蛙好啊,还是井底安全。”在这个训练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个性得到张扬,激活了学生的想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景表演
 表演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表演的舞台和机会,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就能把抽象的文字语言通过动作、表情转换为形象的肢体语言,把文中无声的情节生动地再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求异等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美丽的小路》一文,学生在充分地学习课文后,我问道:“曾经美丽的小路变脏了,在鸭先生他们的清扫下,美丽的小路又变回来了,森林里还会住着哪些小动物呢?他们再次经过这条小路时,又会怎么说呢?”随后,这条“小路”上又走过了“熊大叔”、“猴弟弟”、“牛伯伯”……而它们的话也各有不同。“啊,多美的小路啊!我真想跟鸭先生一起住在这里。”“小路上的风景多迷人啊!”“美丽的小路要大家共同爱护。”……同学们个个演得十分起劲。可见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只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就会具有表演者飞扬的灵性,使学生在表演中再次超越自我。
 四、质疑解疑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能使人们摆脱书本的束缚,发现前人认识上的不足,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尤其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重要。可见质疑就是思维的开始,通过质疑解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学杜甫的《 绝句》时,学生对“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提出质疑:“根据书上画的翠柳来看,应该是很暖和的春天了,为什么西岭还有积雪呢?是不是古时候和现在的气候差异大,那时候春天有雪,现在没有了啊?”为了弄清学生心中的疑惑,我带领学生上网查阅了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资料,又查阅了西岭的文字介绍,然后欣赏了西岭美丽的雪景,学生更加理解了古诗的意境,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问不知道,一问真奇妙!”可见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就是阅读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才的社会,而怎样在小学时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