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开展我校民族体育运动之我见 潘春华
 
    
开展我校民族体育运动之我见 潘春华    
 摘要:为了追求当今时尚,也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我担任起民族体育项目的训练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全力以赴地研究与探索,方法是首先建立各项兴趣爱好小组,把基本功比较熟练掌握之后,再公开招收更多的爱好者,组成民族体育训练班,进行多项训练,各项尝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各项素质,再进行专项训练,现在重点研究的训练项目是踢毽子和抛绣球。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代表我县外出参赛的资格,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三年来,踢毽项目蝉联冠军,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如今,民族体育运动在我校红红火火的盛行,并发展成为独立性的比赛项目,而学校民族体育项目队的专业训练则使得民族体育运动有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正文:人世间许多旧事物一旦过去了便成为历史,而有些旧事物却像雨后春笋般春意盎然地回到人间,成为当今的新鲜事物。何种事物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那便是我们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踢毽子、毽球、板鞋竞速、滚铁环、打陀螺、跳竹竿舞……这些项目在我们民族中学盛行起来,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创新。近年来我在从事民族体育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原本只是想让大家课余时间娱乐消遣,却想不到竟然能够代表南宁市参加自治区中学生运动会比赛,摘取了踢毽传递的桂冠。惊喜之余,写作的欲望油然而生,下面是我们开展我校民族体育项目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一、松趣美乐,重在参与
 众所周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中有竞争、有压力,有的学生背着沉重的负担,像蜗牛一般,艰难地爬行;有的精神压抑,整日紧张兮兮,不堪一击。怎样让同学们放下包袱,轻松前行?我们自有灵丹妙药─—
 那就是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加入到我们现代流行的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班中来。
 这里,你能展现自我,放松神情,并博得大家一笑,乐呀乐开怀,从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取得催人振奋的效果,燃烧起再次拼搏的火焰。
    来吧,同学们,这里有热闹非凡的踢毽活动,爱好者在舞动他们的身姿,五顔六色的毽子在空中轻快的穿梭,让你眼花燎乱,越看越有趣。你也来玩一玩,乐一乐吧,保你爱不释手,留连忘返。
 来吧,同学们,这里是高高竖起的绣球的彩环,五彩缤纷的壮乡绣球在空中抖着尾巴飞舞着,看热闹的人们不断地发出喝彩声,多美妙的一曲交响乐。                   
    来吧,这里有许多副板鞋等着你,你不妨来试一试,好玩极了,二人组合,三个组合,步调一致,由慢到快。摔跤不要紧,爬起来继续,胜利在向你招手,甜蜜与满足乐在心里头。
    来吧,这里有跳竹竿舞的人群,那“啪啪!嗒嗒!啪啪!嗒嗒!”的竹竿的敲响声,声声悦耳,你不想“跃跃欲试”吗?如果想了,那就过来吧,只要你按节奏,大胆迈步,跳入空档处,你会行的!让我们牵起手来,跳个乐开怀!
 ─—这就是我们民族中学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精心培养的先行者,他们在尽情享受无穷的乐趣,他们会很友好地迎接你。请你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他们会给你带来友谊、团结、进取与乐趣,大家都把竞争和压力抛到九霄云外,松趣美乐,重在参与,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二、重点培养,努力探索
 在诸多的民族项目中,我们最拿手的项目便是踢毽子和抛绣球。原本大家不过是想玩一玩,乐一乐,谁知不久便有比赛的通知。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我在众多的爱好者中挑选了8个踢毽子精英,8个抛绣球精英,16名精英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尚有一些年龄小,基础不牢的作为后备队员,分组自练,定时测试。
 俗话说:“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要想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还须从头练起。抛绣球和踢毽子两个项目,我们两头兼顾,均从基本功练起。我们想,只有把个人技术、技能以及体能方面练得扎实,再进行配合战术的训练才是最有效。
 踢毽子基本功的练习首先是单踢。方法有内踢、外踢、寸踢、挑踢、 跳踢、拐腿跳踢等。动作均以一脚着地支撑身体大部分重量,另一脚与手臂协调配合,自然摆动,眼睛注视毽子的上下运动,落点要准,踢毽要稳,高度要适合。要求个人技术达到能随意控制高度,一分钟失误0次,累踢次数达100次以上。只有有了扎实娴熟的基本功才能进行战术练习,按双人配合对踢,三人轮流踢,四人传踢。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组织配合练习。练习时,排除杂念,精神高度集中,自然就会身心舒畅,自我感觉活力无限,乐趣无穷……
 四人踢毽传圈是一项独立的比赛项目,就是在直径2米的圆圈外围,分4个弧由4个人按顺时针方向传递,比赛要求在完成10圈所用时间的长短定胜负。怎样才能做到在最短时间完成10圈?第一,考虑毽子飞行的轨迹,定好最佳落点,即通过弧顶距圆心0.65米,这一点便是往里伸脚到的点为接毽点,也是上一位传给下一位的落点。第二,考虑踢起毽子的角度,即30度角左右为最佳,远低于30度角,虽能省时,但接毽难度太大,而远高于30度角,便于接毽,但不能省时。第三,考虑毽子飞行速度,踢毽不能猛击,也不能太轻柔,以前一位踢毽到下一位接毽的时间为0.55秒为宜,则完成一圈的时间2.2秒,完成10圈的总时间为22秒,这个成绩便是我队踢毽传圈的极限了。
 抛绣球的规则是,在3分钟内把绣球抛进5米高杆上的彩环穿越而过就算成功。因此抛绣球的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项比速度,比耐力,比准确度的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除了要有很好的个人技术、高超的体能之外,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判断力。因为抛绣球时要通过手握绳转腕,使球获得一定的初速度,速度由慢到快,等达到最快的均匀速度状态时,手臂大绕环一周,顺着球的惯性,选择合适的出手角度,才能伸臂、抖腕、送球出手。绣球只有获得合适的速度及角度才能以抛物线的轨迹,顺利准确地穿过5米高的彩环。
 个人技术动作练习需要相当长的练习阶段,体会动作连贯、柔和、匀速、身体重心的移动、转体、蹬腿、伸臂、抖腕、送指,让球的运动轨迹变成抛物线。
 练习方法:1、单人定点定数瞄准练习。2、双人定点定时比快速瞄准练习。3、5人比耐力比速度比准确度的练习。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练习,同时要不断地改变方法、形式、趣味,使队员们甘当“吃辣椒的猫”,乐在其中。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见困难的时候也曾有过退缩的念头,当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也曾有过怯场的念头,但我们总是以“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就在前方……”共勉,最后都顺利走过来了。
 俗话说“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会磨成针。” 毽子队员们和绣球队员们经过两个月的刻苦训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三、外出参赛,提高了我校知名度
 2008年11月1日,我校毽子队代表隆安县参加南宁市首届中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踢毽传递第一名。同月28日代表南宁市参加广西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获踢毽传递第一名(四枚沉甸甸的自治区金牌)。2009年元月22日参加南宁市“与奥运同行”健身游戏大赛年终总决赛获男女混和踢毽初中组第一名。2009年12月参加南宁市未成年人游戏健身大赛年终总决赛再次荣获男女混合踢毽初中组第一名。2010年1月参加南宁市第二届中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25秒12的成绩破了我队上届创下的记录。2010年10月参加南宁市第三届中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25秒01的成绩破了我队上届创下的记录。
 我校毽子队6次前往南宁参加市、区比赛,6次都荣获第一名。这样的成绩怎能不让人欣喜,连县教育局领导都在网上公开报道,赞誉“这是我县中学生在自治区级比赛中夺得的第一个冠军,在隆安县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9年4月11日,我校毽子队、绣球队参加县中学生运动会双双荣获冠军(共摘取10枚金牌)。民族项目团体总分排列第一名,遥遥领先于第二名,被县教育局领导称赞为“不愧为民族中学的称号”。
 我校毽子队多次喜摘硕果,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关注,今年得到若干万元的支助。现在,我们民族体育项目的队伍后继有人,正抓紧训练,继续迎战,希望就在前方。
 四、全员娱乐,竞技比赛
 如今,毽球、踢毽子、抛绣球、打陀螺、跳竹竿舞、板鞋竞速、大象拔河、滚铁环、打陀螺……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运动,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有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业余爱好。无论在哪儿,只要一块空地,只要一点儿时间,男女老少,随处可见,玩转民族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并推广成娱乐性的竞技比赛,丰富了学校校园生活,师生身心达到极好的锻炼效果。
 以上表明,我们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项目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壮大,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的信念是:顽强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的宗旨是:让大家都来热爱祖国、热爱家园,加入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队伍中来,让我们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项目成为当今的时尚先锋。我们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从中发现,学校民族体育项目队的专业训练则使得民族体育运动有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