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冯永利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冯永利  

 山西省中阳县城内北街小学   033400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1.发扬教学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宽松,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压抑,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如解答雷锋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棵。实际栽树时,5人就完成了小队的植树任务。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几棵?有位同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法:10÷5=2(棵)。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方法,马上给予否决,并说这位同学瞎想。此时,我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这位同学求出的2棵是不是本题答案?这样解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检验思考,渐渐有所认同,但仍疑惑。这时,我让该同学说出这样解的理由:因为实际比计划少1人参加植树而完成任务,所以可以把第6个同学的任务10棵,平均分给实际植树的5人去完成,由此可知实际平均每人多栽10÷5=2()。之后,我当堂表扬该同学思维创新,敢于冲破常规解法,想别人不敢想,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2.注重旧知迁移  

迁移是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学习的影响。教学中充分发挥对已有知识的基础铺垫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类似、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用切割拼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教学探求圆柱体积公式时,可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能用这种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体吗?可能变成什么几何体?怎样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迁移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3.倡导方法求异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费劲麻烦,并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已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4.培养自由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数、除法进行比较分析,理解相互间的联系,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完成填空题:〖JP

3÷(  )(  )∶(  )9∶(  ),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创设一种呼之欲出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象,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比的基本性质概念。  

  5.激励大胆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不少学生列出1750÷(250÷5)。交流讨论时,有个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要先求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不先求它,行吗?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竟相绽放。有的提出可以先求1750千克里有几个250千克,再求需要几小时,即5×(1750÷250);也有的提出可以先求磨每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再求磨1750千克需要几小时,即5÷250×1750。  

  6.鼓励大胆尝试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对什么事都愿意去试一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在字上做文章,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尝试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不断纠错扶正,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愉悦。如教学东海渔业一队五月份捕鱼2400吨,五月份比四月份捕的2倍还多6吨,问四月份捕鱼多少吨?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反馈出如下几种典型解法:  

       ①2400+6÷6

解:设四月份捕鱼吨,2Ⅹ+6=2400

24006÷2

再让学生交流、验算、评价,发现方法是错误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是灵活运用方程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题。从而让学生在尝试、研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多角度参与解题方法的探索创造,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抓住创造之时,提供创造之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