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潜心教育——论师道尊严 陈颖
 
    

潜心教育——论师道尊严

                             西丰县安民镇中心小学  陈颖

摘要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然而,现代的教育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状:学生犯了错,老师却不敢批评、不敢教育、不敢管理,一味地纵容、鼓励,这样的教育不是真正为孩子好,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教育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正文  泱泱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尊师重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了,《吕氏春秋》里这样写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尊师重教这件事被逼成了一句戏言。随着网络的普及,学龄儿童数量的减少,社会的进步,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却在一天天、一步步地消散。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老师不敢管学生。

有不少老师说,现在做老师就应该佛系一点,随缘一点,要有要有“花开花谢两无情”的豁然,要放下心中的执念,不然呢?对学生管教,成了被处理的证据;对学生管教,成了丧命的武器。这如何让老师不怕?这如何让老师敢管教学生?于是,父母舍不得管,老师,学校不敢管。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今的教育对孩子不断让步,给他们更多快乐,更多游戏时间。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如果全社会都在让步,将来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将来的社会也是很可怕的。

面对动辄就强调快乐教育,体罚被教育禁绝的中国,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这番演讲,有着重要启示意义。老师不敢管学生,吃亏的不是老师,而是孩子啊!

我认为:把学生当祖宗供,这是教育最大的弊端。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卖菜的最怕教师,装修的最怕教师,导游最怕带教师团,各行各业都怕遇到教师,只有学生最不怕教师。”社会给了教师太多压力,太多期待,却唯独没有给应有的尊重。

安徽铜陵的周安员老师自杀一事,让无数人感到痛心和愤慨。班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发生冲突,作为班主任的周安员老师,把较强的男生拉开。结果,该男生家长认为周老师偏心眼儿,伤害了自己的孩子,通过公然威胁,在课堂上掌掴等方式进行校闹,还要求周老师道歉,赔偿医药费,最终,周老师被劝说赔偿学生家长930元医药费。周老师性格温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不公,他在多重压力下选择以死抗争,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令人心碎!

老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却因为日常小事,因为学生的无知,家长的不理解,换来了这样令人心寒、心碎的结局!

请问学生不敬畏老师,家长不支持老师,教育还有希望吗?

下面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我是2013年考上的特岗教师,那时的我27岁,自从踏上讲台,成为教师那一刻起,我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问心无愧的教师,希望和学生们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我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然而一件事却使我内心产生了变化,我动摇了。

那是我上班的第三年,当时任六年级班主任,班上的一直品学兼优的一名男生李某,由于一点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了争执,当时我批评了他,他也承认了错误,没想到当天晚上,我正在陪儿子玩耍,手机铃声响起,是李某父亲的电话,我接起来没等我问何事,电话里传来了刺耳的责骂声,说孩子回家哭了,说老师打他了,还警告我不允许碰他儿子,否则教育局有人,要去告我让我下岗……说了一大堆,我当时满头雾水,莫名其妙,等我回过神来,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生气,我怎么了?我做错了什么?我不禁泪流满面。他凭什么这么对我?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资格这样说我?越想越气,凭良心讲,我一直看好李某,他沉稳老实,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因为这样难道做错了事?身为老师的我不应该教育他,使他变得更好吗?

到今天为止,李某已经毕业,事情过去三年了,我还是很难释怀,我也很迷茫,到底该如何教育学生,师道没有尊严,不仅是教师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可是如今当老师,对学生连管教都会被指责,还会遭到家长的控告和辱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让老师不得不变的谨小慎微。

湖南娄底某重点中学,曾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教师下跪事件,在课堂上当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的时候,有两名同学下起了五子棋,谭老师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在制止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师生发生了冲突,其中一名同学竟然反过来抢走谭老师手中的教鞭,对谭老师动起手来。事后班主任通知了家长,并叫该同学在教室当众道歉,可是该同学毫无悔过之意,这时候谭老师当着家长,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面跪下了,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谭胜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这双膝上跪天下跪地,中间只跪我的父母,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向你们下跪,认错了。”

谭老师这一跪,饱含着多少无奈和心酸啊!教师本来是有教育情怀的,可经历多了无奈他们能够选择的只有明哲保身。

我想说:“跪”着教书的老师,永远教不出站直的学生。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没有错,那么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而且我还很感恩当初对我严厉的老师,没有他们的敢于负责,犯错敢于惩戒,也不会有我的今天。

多少负责任的老师想把学生教好,但总有人说你不能惩罚孩子。一位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最希望孩子成才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懂得,玉不琢不成器,当然我们不是提倡恢复严厉的体罚,但是要给老师管教的权利,给老师适度惩戒的自由,才能让教书与育人真正统一起来,如果把孩子当做训不得,骂不得,碰不得的宝贝,这是在害孩子。

我认为:惯子如杀子,适度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有力量,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有很多人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两个老师同时在场时,按规定可以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

如果说过去严厉的教育都不对,那么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认为教育不能再一味的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老师严厉背后都藏着最深的爱。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中,有这样一幕,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却不时被底下的手机铃声打断,老师忍无可忍,放下手中的粉笔,让学生把手机交上来,可是学生却振振有词的说:“学校规定不许没收学生手机。”沉默片刻后,老师开口说道:“我也想说服自己,何必呢?何必那么不近人情,想玩儿就玩儿吧,大不了再玩几个月,我们就相忘于江湖了,你玩你的手机,我念我的经,眼不见为净,反正也是挣我那点工资,我犯得着为那点钱跟你们较劲吗?你将来大富大贵,也不会带给我一分;你将来成为阶下囚,也赖不着我。可是我还是说服不了我自己,我站着你们坐着,我讲课你们听课,你们喊我一声老师,我就得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

剧中这位老师是我们现实中许许多多老师的缩影,老师未必完美,毕竟人无完人,但想让学生上进成才,为学生着想的心一定都是最真诚的。我认为那些对学生严厉的老师,愿意管学生的老师,才是爱孩子最深的,千万不要再伤了这些老师的心,不能让老师们寒心。小错就管才能大错不犯,让老师管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和保护。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们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同时身为家长的我,如果老师惩戒了确实犯了错的我儿子,甚至揍几下,我会感谢老师,我相信大多数老师是有大爱的。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更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社会更应赋予校长,老师最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

我认为:教育最好的状态,是家长与老师的配合,理解与信任。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清楚,散漫的教育,只有助长不良之风,盲目的宽容,只会养出温室里的花朵,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悉心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因为孩子,家长与教师联洁在一起,两者的目标和心意是一致的,是同一类人,那就是最希望孩子成才的人,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统一战线,所有的教育难题将不复存在。

教育路上,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才越成功,家长和老师分别是左右支撑点,共同撑起孩子的未来,在这世上,家长和老师应是最能互相信任理解的人,我们唯一心愿,都是为了孩子。

综上所论,为了教育的平稳发展,为了培养祖国未来的优秀接班人,请善待每一位教师,请归还教师以尊严。泱泱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尊师重教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吾愿此美德源远流长!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