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科教创新论坛》2019年6月第3期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李刚禄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之江初级中学  李刚禄

摘要:情感教育是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初中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建议,使情感教育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情感;道德与法治

从2016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自建国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教材名称的改变体现了对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程”精神的贯彻执行。改编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较之过去有了更大的进步,但它并不是对原教材的简单修改,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授课教师提也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过程反馈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中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理想。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把情感教育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教师,也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这种了解必然一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二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师生良好情感能在教学中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学生对长篇大论的段落和习题难以理解,并会感到厌倦。而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实现将品德教育、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理念信念教育等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概念,并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成绩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情感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刚从小学步入一个新的环境: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新奇的实验器材,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他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在面对初一新生时,开学第一课不急于上新课,而是用一节课时间介绍这门学科:国家为什么要开设并如此重视这门学科?我们如何来学这门学科?老师对学习这门学科的一些具体要求是什么?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讲解,基本解决了学生对课程的偏见,从以前的不重视、不知道怎么学习、甚至有畏难情绪转变为对这门课程的重新认识,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重要性,为学习该学科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初中三年的打算、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些情感的渗透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影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应有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既能学到书本知识,也能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二、激发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显得尤其重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在中考的比重不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误解:认为这门学科不重要,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上不愿意下功夫。在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非常关键。我在讲授《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课时,播放了电影《战狼2》的片段,教室里沉闷的气氛立即发生了变化:学生兴趣大增、为里面的精彩片段喝彩、鼓掌……我趁机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学生的话匣子就此打开,给教学带来活力,教育的效果也顺利完成。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历史故事、观看电视记录片等方式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强情感体验,较之以前空洞的说教学生更能接受和理解。

三、塑造教师良好形象,感染引导学生 

初中生从小学进入中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受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势必需要较长时间。在小学生的眼中老师是和蔼可亲、容易相处的,如果初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相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恐惧感。“最好的教育就是作出榜样”,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政治清醒;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习总书记讲话既为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应作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染学生。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发挥育人作用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要善于把书本知识和学校、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体会、在学习中运用。《道德与法治》在内容上侧重于法治教育,如何向学生讲解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紧密联系现实和实际情况,逐步渗透法律知识。例如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的教学中,我在讲授“依法纳税”内容时,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你对税了解多少?税收的作用是什么?你对国家的减税有什么看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把学生了解不多的税法知识讲述给学生,我列举了我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国家税收,结合某明星的偷逃税款的案例分析任何人都要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既增强了法律意识,又提高了道德品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五、紧贴学生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双向的交流与互动,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述九年级下册《走向未来》时,我制作了有关理想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如实填写并说明理由。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作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再根据他们选择的理由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理想我加以正确的引导,个别学生“开豪车”、“住别墅”等理想,我并未进行指责,而是指出本是人之常情,但应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贪图享受;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我重在引导他们不要好高骛远,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注意扬长避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更要把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结合起来,唯有如此,理想才显得崇高而伟大。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演讲、社会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初中生易感染不良嗜好。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以初中生在生活中的真实困惑为突破口,将“讲授道理”转变为“探寻道路”,规范初中生的行为和思想。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作好表率作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在教学中用热情去培育、用激情去感染、用温情去呵护,让情感深深植根于教育教学中,为新时代培育塑造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