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伍东日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福建省泰宁县第三中学伍东日

不少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多年的教师,一直存在有一个疑问:同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老师带的班级考得出类拔萃,而有的老师“使劲”最大,却考得一塌糊涂?有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哲学家、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在一起聊天。哲学家问:“烧开一壶水需要哪些程序?”物理学家说:“首先用水壶在水龙头上打满水,然后把它放在燃气灶上,打开燃气点着火,将水烧至沸腾,再关闭燃气,这样就操作完毕了。”哲学家问数学家:“你将如何操作呢?”数学家说“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需将他烧开的倒掉,就可以了”。多经典的对白啊!倒掉了开水就回到了物理学家开始操作时的环境,剩下要做的就是重复他的操作而已。其实我们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其内在的规律,剩下的就是应用我们所学的思想、方法、规律去解决问题子。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倒水”的过程。

1.“倒水”的过程就是归结解题通法的过程

在很多的数学问题中,它们总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有些问题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挖掘,弄清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律,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通法,其实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倒水”的过程

例1有n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你能计算出他们的比赛的场次吗?

分析n支球队单循环比赛,就是每两支球队打一场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取1支球队出来,它和剩下的(n-1)支球队可以打(n-1)场球,这样每一支球队教打了(n-1)场球,总共应该打n(n-1)场球,但是甲队与乙队打是重复的觌,所以这支球队一共所打的场次是

场。

例2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它们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

分析这个问题其实和上一例是同属一个问题,直线上每两个点可以组成一条线段与单

循环中的每两队打一场一样,因此共可以组成线段。

例3 一个锐角内有n条射线,则一共可组成多少个角?

分析这个问题与上两例也是一样的,因为具有公共端点的每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

角,所以这(n+2条射线一共可组成角。

例4你能计算出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吗?

多边形的每两个不相邻的顶点可连结成一条对角线,因此,n连形的每一个顶点都能和

(n-3个顶点边结成对角线,所以共可连对角线条。

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其实质就是一个问题:单循环公式的应用,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要能把“水”倒掉,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2.“倒水”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应用的过程

笛卡儿说过:“我们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将成为一个模式,以用了解决其他的问题”。而我们利用数学建模在解决问题时,其关键就是运用所掌握的数学信息,根据基本的数学图形、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敏锐的识别、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综合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当然也就是“倒水”的过程。

例5  Rt△ABC中(图1),∠ACB=90°,∠ABC=α,∠ADC=β,BD=a,求AC。

解在Rt△ABC中,因为cotα=      ,所以BC=ACcotα.在Rt△ADC中,因为cotβ

=   ,所以DC=ACcotβ.

而BC-DC=ACcotα- ACcotβ=AC(cotα-cotβ)=a,所以AC=。

例6测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塔AF的高度,如图2,E、G同塔尖的仰角分别是45°和60°,并没得EG=100m,测角器的调试是1.5m。

求塔高AF。(精确到0.1m

解(略)构造双直角形如图2,即可求得塔AF的高

例7  测宽度,如图3,AC、BD是两平行河岸,要测量

河岸的宽度,可在河的AC岸旁确定一个参照物,

在河的另一岸BD没得∠EFP=α,∠BEP=β,

EF=a,求河宽PH。

解构造双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解略)

以上除例5外的几例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将它们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5建立的数学模型,结合每一个问题业构造双直角三角形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挖掘了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探索、总结整全的“倒水”过程中,使每个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倒水”的过程就是数学“联想、类比、验证”的过程

在学习中,结合问题,进行联想、类比,在灵活运用分解、变形、代换等方

法变化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灵敏地发现解题思路。通过联想、类比,还可以使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巩固提高,有利于拓宽视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8 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D、BC的中点,证明:AB+DC≥2MN。

提示:连接BD,取BD中间点G,连接MG、NG(如图4)。

事实上,这里是利用中位线平移汇集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来研究。

     图4

例9 四边形ABCD中,AB=CD,M、N分别是AD、BC的中点,BA、NM交于E,

CD、NE交于F,证明:∠CFN=∠NEB(如图5)。

分析:这里所要证明的等角分布在不同的三角形中,证全等无条件,于是由例8联想,类比,用平移法把两个角移到同一三角形中。因此,连接BD,取BD的中点G,连接MG,NG。

 

5                                   6

例10  设M、N为四边形ABCD的边BC、AD的中点,BA、CD的延长线交MN于

P、Q,若AB>CD,则∠APN<∠DQN。

与例8类比,辅助线作法(如图6)。

例11  在△ABC中,AB<AC,在CA上取D点,使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BA、NE交于E,求证:∠BEN=∠CMN。

与例8类比,辅助线作法(如图7)。

7

总之,同学们的智力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有目的培养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创造潜能,大胆进行“观察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验证”直觉思维的训练,我们的创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明创造。

4.“倒水”的过程就是知识的整合与创新的过程

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过程。那么如何更为有效的做好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呢?这个问题在例题的学习中体现的较为突出。例题一般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及迁移性。掌握例题的解法和结论,挖掘例题的思想精髓,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细化“倒水”的过程,激发创新指挥刀一,在“倒水”中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