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让童心在音乐课堂飞扬 龚沭月
 
    

让童心在音乐课堂飞扬

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龚沭月

音乐是动听的歌声、优美的乐曲、美丽的鲜花、流淌的小河,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音乐来表现,同时喜、怒、哀、乐也都将用音乐去渲染。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的教学可以不像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给学生带来压力,而是借助音乐带给学生一切美好的东西。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乃至于创造美,关键是教师要进入角色,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虽然现在在我的课堂上还不能说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童真和童趣,但我已经意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并努力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童心,让它点亮我的音乐课堂,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乃至创造美。

一、用童话的语言替代枯燥的教师语言用

童话语言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最易于接受,因此,运用童话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可以启发学生,使师生的形象思维共同融于童心教学之中。例如,在上《音的高低》一课时,采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导入,“昨天晚上有一只小精灵来告诉我,音乐森林里藏着一些秘密,要我今天一定带小朋友们去找一找。究竟是些什么秘密呢?让我们坐上火车赶快到音乐森林去找找吧。”紧接着,我扮演老虎和小猫在森林音乐会上演奏钢琴,分别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演奏《小雨沙沙》,学生通过对比听辨,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出两次弹奏的音乐高低不同,从而引入课题《音的高低》。这样导入,学生会因为好奇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形象直观地感知到音的高低。

二、用童心为孩子架起幻想的天梯

音乐的旋律, 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 但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 才能亲临其境, 有所领悟。在欣赏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欣赏,这样的教学方式常常阻碍了学生进行幻想,也禁锢了许多鲜活的思想,泯灭了许多创造的火花。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我们不能忽略“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音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音乐是非语义的,有着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我们要懂得欣赏每个孩子心中不同的音乐形象。

在欣赏《钟表店》时,有同学说在音乐中“看”到了一条潺潺流动的、波光粼粼的小河;有同学说有很多小动物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载歌载舞……我尊重每个孩子的跳跃思维——音乐审美是由感性切入的心理活动过程,因为在美感获得的初始阶段,它排斥理论说教。美的个性、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性都给教学带来了神秘的色彩与特殊的质感,而孩子是音乐意义的重要建构者,只有经过他们的体验和感悟,音乐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所以说,他们的收获不是知道这段乐曲的曲名是《钟表店》,而是从内心获得一些启迪和唤醒,获得一种对音乐的热忱及自信。

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心理,用童心去唤起他们美好的思想,从而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三、用儿童游戏来组织教学,保持童心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高尔基也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游戏对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巧用儿童爱玩的天性,将儿童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使课堂氛围轻松化、教学趣味化。

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游戏有:找朋友、摘果子、演双簧、红绿灯、夺红旗、猜一猜等。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孩子总耐不住老师安排的程序,从听示范曲的时候,特别是听到曾听过的歌曲或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就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而过早地让他们演唱,他们必然会唱不好。这样的参与就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如果此时采用“演双簧”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边听老师有感情地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老师与小组的配唱以及与个人的配唱等多次变化的反复来得到巩固。等到他们比较熟悉后,就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曲。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音乐学习中自觉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对准心弦。”因此,保护孩子的童心是我们每位老师的义务和责任。要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必须要改变以往音乐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稚嫩的想法,善于倾听来自学生心灵的真实声音,不要让自己的思想主宰学生。同时还要多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根据儿童的心理来进行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让童心自由地飞扬,那正是自信、智慧的涌动,是主体能动性的张扬。音乐是美的教育,爱的教育。让我们继续努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让童心在音乐课堂飞扬!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