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杨开明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

广元市昭化区柳桥乡小学   杨开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居多,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如何才能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品德课的关键

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紧扣课文主题,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上《成长的故事》一课时,这样引入: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快乐、幸福的事吧!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快乐,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他的快乐!同学们个个踊跃发言,激动不已,有的讲了自己过生日的幸福场景,有的讲了自己同父母出游时的快乐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这课所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购物有学问》一课中许多的内容和数学知识有关,看起来枯燥乏味,我通过场景设置,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让学生分角色扮成收银员和顾客来进行买卖交易。学生通过对时间、价格进行观察,然后通过计算并对不同时间的物品金额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有时便宜也能买到好货。这样就使整 个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学的有趣,老师教的轻松。

三、上好品德课要关注细节,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年级《无声的朋友,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始观察,看看我们周围的公共设施,它们默默地为我们做了哪些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许多:公交站的凳子、公园里的桌椅、路边的路灯、路边的垃圾桶等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设施,自己不能破坏,也要监督其他的人不能破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又达成了学习目标。

、上好品德课要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时,就碰到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你的生活小区里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而无论你怎样说他都不懂,那你应该怎么办?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道德观念、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们进行探讨、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达到知行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思品课程的重要作用。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看起来内容简单,但包含的知识却是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