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小学古诗教学的弊端及策略 吴灵艳
 
    小学古诗教学的弊端及策略
东宁市河北新区实验学校  吴灵艳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的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但是在教学古诗时存在着一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使学生领悟中华古诗的魅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关键词:内涵  意境   创设情景  点拨
 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诗句凝聚着深刻的内涵,蕴含着高远的意境。诗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一代后人,但是,社会在飞速的发展,距离古诗创作的年代久远,面对昔日的璀璨文化,孩子们常常会流利的背诵,对于古诗的理解却存在着困惑,现实中的古诗教学存在着哪些弊端呢?
 有些教师目前教学古诗还采取抄背词意、诗意的现象,把古诗讲白讲透彻的做法,就会使诗歌本应该有的意蕴变得狭窄化,甚至单一化了。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独特体味。“诗无达诂”是学习诗歌的正常现象,诗歌和别的文学体裁不同,要加强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重视学生自己的感受,体验对诗歌的理解。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应该是同一模式化,无论是教师的解读还是专家的阐述,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而且阻碍了学生探索诗意的思路。缩小了学生品读诗味的空间。我们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在古诗词领域中感悟经典文化的魅力,应采取哪些有效策略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书要多读才能知其义。也体现出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的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在教古诗时要以读为本,首先让学生初读古诗,扫清生字的障碍,读准字音,不丢字,不落字,读通诗句。教师再声情并茂的示范,要把握好所表达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声调准确,传神的表达古诗的基调,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最佳的解读效果。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跟随录音小声的读,掌握古诗的节奏,在读中体会古诗的音律美,语言美,从而进入古诗的意境中。为了防止枯燥的朗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男女生分组读,小组读,全体学生读,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陶冶情操。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兴趣越来越浓厚,在阅读中体会了学古诗的乐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给教学提供了辅助的功能,多媒体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唤醒了学生灵动的心,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眼、手、耳为活动的中心,具有形象思维的优势,通过学生的观察、语言、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表现学习内容,激发起学古诗的欲望。在古诗《咏柳》一课,大屏幕出现了翠绿的充满生机的柳树,无数的柳枝随风摇曳。结合生动的画面,学生去读古诗,在读中自然领悟了诗的意思。在品析中感悟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高教师的专业的素质,增加文化知识储备和深厚的底蕴也很有必要的。我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多媒体出现了登高的场景,教师相机讲述重阳节的来历即习俗。学生再结合画面读古诗,就会很快把握文本,理解古诗。
 三.创设意境,体会情感
 只有走进古诗的意境中,才能理解古诗,更好的体验作者的情感。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兴趣。我们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景,积极体验古诗的意境。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如:图片、视频、语言、故事、表演等都是可以做为创设情景的主要素材。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素材,经过改造形成教学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我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用语言创设情景:你见过黄河吗?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夕阳依山而下,黄晕的光芒映衬着奔腾汹涌黄河的壮观景象。大屏幕显示画面,学生入情入境,在此情景中朗读古诗,体会诗意,直观形象生动,学起来便饶有兴趣。
 推敲关键字,加深体验,也很重要。词语是语言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关键字词来表达深邃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学生用“满”或“过”字对换“绿,”体会是否恰当,这样表达没有绿形象生动,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整个江南。呈现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关键字词融入整首诗的意境之中,才能深刻体验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
 四.适当点拨,把握情感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都比较浅显易懂,为了使学生理解的更深入,就要适当的对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有利于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每首诗的诞生都有它相应的时代背景。因此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是有必要的。我在教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时对学生进行了适时的点拨:王昌龄生活在唐玄宗宠信权奸,兵连祸接的时代。唐朝与契丹、回纥贵族统治者的战争常常失利。诗人被贬官赴岭南时,在路上看到将士们集结队伍要出征的景象,深受感动,写下这首诗。将士们常年征伐在外,家人思念战士,战士怀念家乡,幻想当朝出现李广一样的将军,杀死敌兵,使边疆人民免受侵扰,既是对历史名将由衷的赞赏,又是对当时无能将领的谴责。这样的点拨,使学生很快的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利于下面的学习。
 古诗的价值不仅给人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古诗教学不但要靠老师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