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教育教学中的诗词效应 颜常相
 
    教育教学中的诗词效应
大悟县城关中学  颜常相
 我国是一个诗的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这“双龙”滚滚向前,它们吞云吐雾,滋润中华大地,如宝珠,光照史册;如明灯,指引方向;如伞盖,荫庇荣耀。
 中华几千年文明史,唐诗宋词蔚为壮观。漫步诗林词苑,我们含英咀华,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美的洗礼。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引领着文化潮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下,学校文化建设正蓬勃发展。我校校园文化异常浓厚。教诗词、学诗词、背诗词、唱诗词蔚然成风。教育教学中的诗词效应越来越明显,笔者感触良多,情不自禁书写一二。
 一、诗词的励志效应
 “诗,言志”。古今中外,不少名句言志抒怀。教育教学适当运用,对受教育者而言,不仅仅是效法,还起到促进作用。如“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诗中有难忘的情景,有冲天的豪气,有坚定的信念,读后令人精神振奋,大有持刀跃马之势、踌躇满志之态;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登高望远之理趣,还有踏遍千难万险后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新陈代谢的哲理,预示未来的美好和前途的光明,能催人奋进,积极进取,像这样乐观、上进的励志名句无不给受教育者重大影响和启迪,可以说诗词是生活学习的动力,信心志向的航船!
 二、诗词的激趣效应
 教育教学前,用诗词作导言,能创设一个美好的情景。教者循循善诱;听者心情放松,或心如止水,或如沐春风,或怦然心动。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就用诗歌导入,别有一番滋味。我由大家熟知的《游子吟》发问,引导学生齐背,营造出了课堂的氛围,略作点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唤起过天下儿女几多深挚的怀念!又勾起了学生对母亲的几缕思念。我曾与学生一起积累过母爱的事例,写成了诗,让学生背过。此时再齐背《母爱》诗,学生兴趣大起,背诵时摇头晃脑,我又作简言导引,“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呢?对于父亲的礼赞,古今能有几人?难道父爱不能留下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一帧帧难忘的画面?水到渠成的过渡,发人深思的反问,令学生们疑窦顿生:莫非老师又要为我们作父爱的诗?为我们积累父爱的事例?当此时,学生们兴趣正浓,好奇心正强,于是乎,我“就汤下面”导入了新课。
 当然,引用诗词不光“凤头”能激趣,在育人过程中也应适时、恰当,否则“南辕北辙”让人“丈二和尚”,失去时机令人“嘲笑生厌”,“风马牛不相及”使人又觉得“乱点鸳鸯”。由此看来,妥贴的运用诗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人学习的兴趣,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引领人进入教育教学的佳境。
 三、诗词的养性效应
 《诗经·淇奥》中言道“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意思是少年人血气方刚,缺乏思考,容易义气用事,无所顾忌;一个人心胸宽广,便无所不包,可容纳天下,但常见一些人胸中稍有见地,便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结果容纳不了别人,自己也不被人容纳;才气太大,显露出来,往往容易让人受不了。这样的人想发展,往往遭人嫉妒,所以常有怀才不遇之人。于是有人牢骚满腹,不知收敛,与人相处就不融洽。传统的诗词能平心静气,教育人时,可让他们读读诗词,也可引用一些诗词加以劝慰。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这些名言强调了环境的清静可以让人修身养性,庄子的“清静无为”也说了一种好的环境能让人达到崇高的境界。诗词渲染的静氛围也有此效应。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能把人带到一个静的环境中,使人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王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又能让人进入禅定佳境,心中显得空灵,能忘却尘世一切俗念。诗词可以使人心情坦然,性情变得淡定。有时迎来一种美妙的境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时心灵得到慰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宜长放眼亮”;有时心灵得到振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爱国主义是诗词永恒和常新的主题,诸多爱国诗篇无不令人荡气回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令人摇首回想;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爱国情素,叫人扼腕挥手;林则徐的“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击节赞叹。教育教学中,反复吟诵诗词,可以调节心绪,去郁舒心,弘扬正气,达到缓解吐纳、祛邪存根之功效。细细品味,不仅让心灵得到慰藉,而且能达到崇尚高雅,陶冶情操的艺术效果。
 四、诗词的怡情效应
 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诗,抒情、咏怀。充沛的感情是诗歌的四大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诗词对人的情感熏陶和启发、情感的起伏和变迁、情感的离合与终结有着重大的影响。“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跹”,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火热的场面让人浮想翩翩,激荡起人们快乐的情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突破时空界限,诗人一洗伤感心绪,心情变得昂扬向上;“无可奈何花落处,似曾相识燕归来”景物的来去寄托了心情的惆怅。
 悲愁与欢乐是诗词中常见的情感。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能怡悦心情和反映心绪,烦恼时低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愁思缠身时会觉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景况凄惨时真个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忧思郁结时征引“剪不断,理还乱”;遗憾时化用“恨不相逢未‘驾’时”;尽兴时低诵“沉醉不知归路,尽兴晚回舟”;激励人成功时进言“待到山花烂熳时,她在丛中笑”;心态平和时浅吟“一样悲欢逐世波”;极度兴奋时“漫卷诗书喜若狂”;志得意满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五、诗词的练才效应
 闻一多的《唐诗杂论》中讲“东坡说他没有才,东坡自己的毛病就在才太多”。固然有谦冲之意,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苏大学士毕竟是一个才高八斗之人,东坡的才在诗词中得到充分展现。一个人多读诗、诵诗和写诗,古今中外,东南西北风物尽收眼底,尽存心中。通过诗的概括和提炼,他的学识会渊博起来,见识会卓越起来。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引用、穿插和归结,教育者若能得心应手,受教育者若能潜心积累,那么对自己的知识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另外,在讲析和写作中灵活运用诗词,我们能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简炼,内容得到概括,能有效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屈原曾言“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如果我们把握了诗词的练才效应,何愁才能不得施展。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