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做阳光教师,照耀每一个孩子 亢辉
 
    

做阳光教师照耀每一个孩子

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一小 亢辉

  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教育就是打开学生的心扉,让阳光照进学生心灵,把温暖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我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自己心中充满阳光,照耀、影响每一个孩子。

  一、做阳光教师,让学生拥有阳光心态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教育者必备的,无论何时,如果教师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那么他就会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就会让教师心里充满阳光,这份责任感才能让教师去培养出拥有阳光心态的学生。

  心若在,梦就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进入四年级以后,由于知识点增多,压力比较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起伏不定,很多人变得敏感而脆弱。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我采取多种方式去了解他们。新学期开始时,我会首先让学生给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因为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盲目学习,没有目标,便没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久而久之,学习没有效果,便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我深知心态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我有责任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心态,让学生学会正确、积极地评价自己,相信自己能行。于是,一方面,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把时间安排好;另一方面,我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用美好纯净的心灵看待世界,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挫折。在我的努力下,学生的心态有了较大转变。

 二、成就阳光课堂,与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阳光教育的另一块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努力追求教学艺术,努力以端庄大方的形象、激情四射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多彩的表情,让学生从每一个细节中去享受语文的魅力;力求用生动、精炼、准确、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来感染学生,用最真诚、最健康的理念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在实施阳光教育的同时,我同样也不断地吸收阳光,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给了我许多启发,是他们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改进自己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使我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的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我们要珍惜它、引导它。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辨证过程:教师一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从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再奉献给学生。

 三、塑造阳光班级,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阳光是生命成长的能量来源,没有阳光,生命便无法成长。只有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健康向上的班级里,他们的生命之树才会生机盎然,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努力让班级充满阳光,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我的爱与关怀,也能感受到班级的温馨和活力,发自内心地爱这个集体,并在这种充满阳光的氛围里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如果一个班级有这种富有朝气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学生长期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就会不甘平庸,勇于进取,逐渐培养起创新精神,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一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先,爱班好学的精神。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衰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魏书生说得好:“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同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社会。”是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睦相处,学生就会在温暖的大家庭中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充满人性、充满温情的阳光下,是我一生的追求。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