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王庆 558000
 
    
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贵州省都匀市第八完全小学----王庆   558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洁性,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朗读训练最浅显,也是最基本的一点。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朗读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从而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特别是古代诗词。它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秀作品,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之美。例如教学《观潮》这篇课文时,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不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它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共同参与的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小珊迪》这篇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评读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在多种朗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的一段课文,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学生处在互相激励的气氛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朗读的感情及朗读的能力提高也特别快。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朗读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朗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就个别特色的朗读谈谈个人的见解。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的做到以读为本。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