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张照芳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    张照芳

人文素养是指科学文化素质之外的一种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要学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原则的本质要求,它告诉我们:教育的实质和宗旨始终是教人而非教术。那么,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一原则?

一、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思

现行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融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于一炉,凝聚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精辟的见解,这是人性美、人情美的集中体现,是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最好教材。

(一)用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情文并茂,引人入胜。教师在教学时紧紧抓住人物形象的美去教育学生,去净化他们的心灵。课文中出现的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诗人、科学家、爱国主义者如司马迁、鲁迅、高尔基等伟大形象,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着学生们的思想,这些不同人物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美和内涵美,这些形象一旦潜入学生的心灵,就会像灯塔一样照亮他们前进的航向,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

(二)用祖国河山陶冶学生情操。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这无疑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又一源泉。从泰山的壮丽到黄山的秀美,从苏州园林的精致到中国石拱桥的别具匠心,从江南春天的新绿到滨海仲夏夜的恬静,从荷塘月色的朦胧到长江三峡的壮丽……处处是诗情画意,光彩生辉,浓淡相宜,疏密相间。他们从各个角度对祖国奇伟的自然风光、古朴建筑、悠久文化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让人感奋之至,正义盎然,为学生们辉映出一片美的天地,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形成积极向上、心胸豁达的健康人格。

(三)用真挚情感激发学生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扭带,是学生心灵发展的催化剂和原动力。“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披文入情,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更要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让学生遨游在情感的涟漪里,这样学上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深蕴在文本之中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与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心灵对话,在情感的审美中自觉实现理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

二、优化课堂环境,陶冶学生人文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课本仅仅是客体,教师只能是媒体,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使学生在理念上、行动上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增强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内化的学习追求,从而陶冶他们良好的人文情操。

(一)重视朗读,享受美趣。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往往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共鸣,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文字所创造的一种美趣。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提到“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基于此,语文课堂应将文本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溢感情的语言,充分挖掘朗读文本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美感的巨大能量感化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二)引导参与,培养情趣。记得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要给学生建立这种“精神底子”,我以为首要的前提就是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愉悦的情感中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课堂上我常常采取以学生 “说”为主、教师“导”为辅、讲评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内在潜力,既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才能,陶冶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设置情境,体会意境。语文教学要不失时机的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恰如其分的设计导语,调节学生的审美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作品,以最佳的思维状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让情、境、意融为一体,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身临其境中得到陶冶。优化课堂环境,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获得收获,成功源于内部动机的激发,源于对人性需求的洞察,从而让学生在要学、乐学中获得对课文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陶冶了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操。

三、加强阅读点拨,培养学生人文情思。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鉴赏宝库。高耸的文化山脉召唤我们去攀登,丰富的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继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品味,点拨学生进行人文阅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人文阅读能以阅读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沟通心灵的对话,显现人文的关怀。人文阅读又是思想的阅读。前人的思考一旦凝固在纸张里,便成为一笔丰富的精神资源,阅读便是接受思想遗产的过程;任何阅读行为都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阅读,读者必须对文本再度阐释,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内容,用课文的真、善、美去陶冶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意识到这项工程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有效利用学科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