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景荣
 
    

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  景荣

    随着当前高新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和网络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计算机教学尤其是以应用性为主的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怎样使计算机教学既能把基础教学和应用教学结合起来,又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还能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新型人才,是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通过数年来教学教法上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下我对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 教师要做到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就是它的知识更新很快,常常刚推出一种新的

应用软件,不久就会推出更新的版本。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当一名学生学习了几年计算机后,可能会在计算机的使用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上超过老师,因为学生更适应这种更新并跟上更新的节奏。这使教过他的老师常常在高兴之余心里也暗自有一种落伍的焦虑。如何消除这种焦虑呢?我认为教师要改变“留级”状态,就必须变“传授性教学”为“学习型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依照一成不变的教材一般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自身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这样才能把自身学习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应用上了新的知识,不仅使学生这样才能学习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接触到并能了解最新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教师自己也跟上了技术的发展。

二、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改进教材内容

大家都知道,每个学校在选择计算机教材时,既要考虑到是否符合计算机教

学大纲的统一标准和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又要照顾到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教材不能够经常更新,往往专业课教材要用几年之久。由此使得计算机教科书和参考书对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来说,既是陈旧的又是滞后的。再就是有些教材的个别章节内容编写偏于简单,甚至一带而过,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些重点问题,这样教师就不能当成简单知识简略对待,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结合教材,再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适当剔除过时的内容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需及时引进、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封闭的教材变为开放的教材,把固定的教材变为灵动的教材,把积累凝固的“知识库”变为富有生命力的“知识流”。

三、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实用型人才,走向社会就能够独立工作,而在职业学

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上机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学校的上机课几乎都由教师决定,上机内容、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一些规定性的操作,而学生只能不动参与这个过程,到底掌握多少,掌握的怎么样,很难真正的了解。这种上机方法,使学生日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适应过程慢、实际操作中缺乏创造性等问题。所以,学生上机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学会参与与创造,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比如在上机时,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上机实践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让学生来参加到教师的课题中来,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继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课题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培养了他们完成工作的独立性,体会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而计算机专业也是一个发展的学科,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我们一定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使自己的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同时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相信,未来计算机教育的前景会更加开阔。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