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将阅读欣赏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伍艳
 
    

将阅读欣赏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中学  伍艳

 这些年,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课堂上究竟谁说了算,亦即教学中的话语权归属于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我们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我们极力鼓动学生相信自己的感受,广泛联想,合理想像,再造形象,有时确实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思想火花不时迸射,艺术才情随即惊现,可最后总要狗尾续貂,来一个小结,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教参,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接受权威的论断,把自己亲手点燃的火捂灭。当然,教师这样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观念陈旧,把教学理解为“传道”,把对教参的超越看成离经叛道;有些是水平有限,自己在鉴赏分析上没有主见,只好“紧扣”教参;有些是迫于无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命中标准答案,既肯定学生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不忘灌输权威的观点,以免在考试中吃亏。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了一张无效证券,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成为一种顺时应变的权宜之计。
 文学鉴赏的通用法则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任何形式的规范和统一都是对阅读主体即学生话语权的漠视和剥夺。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应以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正确的鉴赏方法为己任,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审美习惯,认同他们的价值判断,灌输正确的文学理念,让学生真正行使课堂上的话语权。在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习惯,以学生的视角解析作品
 我们所说的“话语权”,关注的焦点不在课堂上是否给学生充足的发言时间,而在于赏析评价的审美主体是谁,最终的结论由谁作出。实际上,我们的课堂上回响的主要是专家的声音、权威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对课文的理解赏析都是以教参为标准,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审美心理。前些年,普遍运用的“启发式”、“点拨法”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法,其实质都是通过启发诱导,把学生的思路硬拉到教参的分析上来,让学生苟同别人的观点,让学生领会权威的意图。读了莫泊桑的《项链》有的学生为玛蒂尔德为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十年艰辛感到惋惜,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被无情的命运捉弄而深表同情,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通过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经受住了金钱的考验而没有堕落表示由衷的敬佩。作品的故事在当今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小说揭示的人性的弱点是普遍的,可是教参中的分析总是要给玛蒂尔德戴上“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似乎连虚荣心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这无疑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人为的障碍。好多老师也不从学生的审美视角考虑问题,照本宣科,以讹传讹,使审美价值很高的作品变得索然无味。高中语文第五册选了《孟子》里的一篇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一个人家有妻妾,成天出门游逛,酒足饭饱后回家,在妻妾面前卖弄吹嘘,以抬高自己的身份。他的妻子多了个心眼,跟踪丈夫,揭露了真相。本来无须聒噪,学生在“零背景”下阅读,很容易把握作品的寓意,即在讽刺那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行为低下可悲的人。可有些老师照搬教参里的说法,将寓意概括为:讽刺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搞得学生一头雾水。现代的中学生有和以往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他们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能照顾到这一点,就是对教学主体的最大尊重。
 二、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学生的标准评价作品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思想内涵,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可当它进入阅读鉴赏环节后,要经由读者进行再创造,发生新的意蕴,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诞生的“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据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评价是非,褒贬人物。学了陶渊明的诗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他“鄙弃官场,固穷守节”的志操,还要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学生或许会把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理解成迂腐固执,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看成陶渊明的虚饰矫情,把《归去来兮辞》看成辞官归隐后心有不甘的情绪表露。我们都不能武断地将教参上或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们,而应耐心听取他们的见解,尊重他们的评判。读了《祝福》后有些同学为鲁四老爷鸣冤叫屈:他既没有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她的工钱,她的婆婆把她抢去逼她改嫁,他甚至觉得“可恶”;至于不让她参与制作福礼,嫌弃她晦气,以至最后将她赶出家门,只能说明他的迷信、褊狭、自私,就是现在的社会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就凭这些说他“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实在有失公允。这样的言论似乎有点“反动”,这样的声音似乎有点“另类”,但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设身处地的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又觉得不无道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的权力,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他们真诚的感受,而应为他们“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的睿智和勇气喝彩!
 三、要倡导正确的文学观念,确保话语权的有效行使
 文学欣赏中的许多谬误和偏失,往往是由教师文学知识的贫乏,文学观念的悖谬引起的。教师没有建立起“文学即人学”的基本文学观,单纯地把文学作品看成“道”的载体,一味强调它的教化功能,无视其显著的人文性,就必须导致对学生欣赏话语权的漠视和践踏。因此要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言说的欣赏氛围,就要帮到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从政治的、阶段斗争的需要来分析人物,当然这种解读可能符合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的意图,但我们没有理由让现在的中学生放弃自己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曲意逢迎那些“革命化”的见解。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文学欣赏离不开还原,但学生的还原只能局限于将作品中的形象和事件还原为自己有过的生活体验,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鲁迅曾经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挤,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既然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不同阅历和个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求全责备,让他们全面把握文学形象的特征呢?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由形象组合而成的艺术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过程应该是凭感受力和想像力,披文人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赏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最好不要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逆反和背判,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总之,现在的阅读欣赏已经呈现出“快餐式消费”的特征,当今的中学生对经典文本本来就有曲高和寡疏离感,如果我们再人为地加高圣像的基座,就必然导致学生对阅读欣赏的反感和逃避。因此,我们在阅读欣赏的指导中要着力于让经典文本走下圣坛,激励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和文本直接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并将阅读技能的训练和人格建构结合起来,使阅读教学走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中学  伍艳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传神、想像丰富、情感真挚。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所吟唱,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产。
 古诗词的发展过程漫长、内容丰富,既有寄情山水之篇,也有感时伤世之作,更有思乡怀人之名篇。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古诗词。在教学中如何研读呢?经过几年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摸索,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本人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有了一些小小的看法: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说得合于情理。学生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知识太少,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遗产中最宝贵、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大量积累,并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孙立权先生曾提出“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我非常赞同,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在每天课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讲诗。照这样下来,一学期可学诗词70首。一年下来则有140首,三年就学会了400首诗词。因此,在完成三年初中学习后,学生将会得到一笔不小的诗词财富了。其次,在班上我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掌握和学习,如:每天晨读时间相互背诵诗歌,举行诵诗会,默诗大赛,让学生在吸纳新诗的同时巩固旧诗,收效甚佳。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如教学流沙河的《理想》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枯燥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诵读优美的诗句,诗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
 教师要从情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细腻的诵读指导和训练。诵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方法,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音乐美。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还要通过语调和轻重音的变化去表现丰富的情感,必须读得抑扬顿挫。第三,诵读时,也并不是单纯反复的无目的读,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天上的街市》,可以让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街市上的人儿有什么活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想象空间,也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当然,读的时候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范读、配乐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含英咀华,让学生渐渐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里熟悉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并帮助学生寻找一种重要的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直觉,更多的是使学生有自主的独特体验和发现,通过颂读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观,获得对诗歌情感深层次的理解。
 
 二、授之以法,探究研读
 古诗词文字简练,意蕴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批判吸收传统教学方法,溶入新课标理念,在诗歌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知人读诗鉴赏法。创作往往有感而发,缘事而作。诗词作品通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再现。因此,在赏诗前,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有一个详细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在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音慢》时,首先要对李清照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时诚结为伉俪,情投意合,感情甚笃生活美满,但在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李清照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赵明诚因病逝世,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因战乱辗转流浪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这样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之后,对于词中的“愁”的理解则不再拘泥。于表面的认识,而更能体会其中的家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思了。
 因此,在学习、赏析古词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预习时有但体会了诗词之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构成自身的知识,为以后鉴赏此人的作品大开方便之门。
 (二)抓住意象赏析法。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即是意境。阅读时首先应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的特征及物象中所寄托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意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植物类,行为类等。
 具体含义为:1、景观类: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如:斜阳,多表现黄昏暮色中愁思万千。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植物类:如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送别》中的“芳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3.行为类:如: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泄心中忧闷之意。如:蔡伸的《归国乐》中的“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又如:吹奏笛、笙等,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孤独之情。如:王之焕的《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了解了意象的一般含义后,理解、鉴赏诗词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减轻了教师满堂灌的局面。
 (三)写作手法分析法。诗词之作,有一定之法。赋、比、兴是诗歌写作最常用的写作技法、表现形式。当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诗词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鉴赏。如:对李白的《秋浦歌》、《行路难》采用修辞赏析法,则使学生更易体会其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意境想像再现法。诗是语言的艺术,善用含蓄精炼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意无穷”的特点,故要欣赏诗词,必须发挥想像、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时将精炼的诗歌,用精美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想像联想,以多变的形式,写一篇优美的文章,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能力,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技能,且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如赏析宋代文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将鉴赏诗歌的任务交给学生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的方法鉴赏此诗,讨论研究后,学生各抒己见,都能或多或少的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诗歌的座矿藏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我们靠近它,去挖掘它的宝藏,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同仁们共同努力,更加深入地靠近它,挖掘它,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