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延艳红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山西省中阳县宁兴学校   延艳红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仍然有很多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重“智”轻“德”的现象非常严重。在素质教育中始终强调学生的发展要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排在首位,足见其地位举足轻重。《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笔者认为儿童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进行有效的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良好品德的培养是孩子以后的立人之本,万万不可忽视,当然,这一培养过程恰好可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学    良好品德
 
《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义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和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个学习做人的过程就是教学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生活也与品德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的教育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良好品德养成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健康人格的表现: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等。
若一个孩子表现出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个孩子表现出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可见,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到底哪些方面影响着小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我们主要谈社会文化因素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对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学生更是尤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功能,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时代的思想品德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来完成这一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小学阶段主要通过人文社会学科来塑造和完善,确保通过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形成习惯,从而推动小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小学生在校受教育的过程对其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今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学校的教育又以德育为教育为主来养成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又不得不将教育教学重点顺理成章的放在《品德与社会》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所要承担的教育重任就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可见,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完全依附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
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学生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还可以的话,却决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种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
1.达成课程目标,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
教育要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按照学校学期的课程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始终如一贯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但教学目标重点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学科教学的精髓,是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关键所在。以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例,按照课程设置,教师应该从“温暖的家,快乐的学校生活和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三个大的教学目标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再分别设置点面,即:从“回忆成长的过程”到“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乐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到“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以这四个点构成教学的面,从而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样就初步形成了在“温暖的家”目标下的良好品德养成框架,其它目标与此相同。教师通过达成课程目标,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并逐渐完善充实相关内容。
2.创设特定情境,身临其境体会感知良好品德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作为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目标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应该重视其不可低估的教学魅力,学生在教学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并感知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学生将会意识到良好品德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更加坚定地努力学习良好品德并将其实践应用于现实社会生活。这一教学过程中的特定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认识感知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没有体会,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从中感悟,从感悟中感知。仍以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例,在“温暖的家”这一目标下的分目标“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感知的良好品德是“孝敬和尊敬长辈”。为了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感知“孝敬和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的价值,教师就要创设特定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父母”为孩子操劳一天所付出的全部辛苦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父母”,让他们身临其境体会“父母”一天是如此的辛苦:要起早为孩子做自己最爱吃的饭,还要背上孩子的书包送孩子上学,还要担心孩子在校的学习和安全,晚上要陪孩子做作业等,而父母白天也是要上班,晚上也是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可一天的精力却全花在了照顾孩子身上。让孩子看出“父母”为他们付出太多的辛苦,从而萌发了今天晚上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意识,不要再惹父母生气等,这就实现了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体会感知良好品德的价值。
3.回归现实生活,内心深处散发良好品德芬芳。
在20世纪初,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主张“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根植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在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前提下,在身临其境体会感知良好品德价值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出散发出良好品德自然的芬芳。“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理念是新课程对品德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取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要让其教育的价值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和发挥。
在学校里,教师是做好的启蒙,在家里父母是最好的启蒙,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榜样都是孩子最好的启蒙,同时每一个榜样也是无形的教育者。孩子在从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这些有形无形的教育印记后,便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发挥其被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知道了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所以他在乘坐公共场所就会很自然的表现出遵守秩序,包括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上车看到老弱病残第一时间给他们让座。再如孩子们尊敬师长,孝敬长辈;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等,这其实都是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成果,同时也是自然状态的潜意识反应,因为这也是学生在平时课堂创设的情境中经常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所带来的最佳效果,因此这些表现都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自然反应,成为了内心深出盛开的最为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也终将散发芬芳。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