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辛垦小学 宋晓燕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作为在校教师更应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教师应刻不容缓地将这项任务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以期使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起来。首先必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再次,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细心观察,结和字形、字义书正确书写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最后,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书法修养给学生树立榜样。
 关键词: 写字兴趣  写字姿势  正确示范  观察习惯  科学训练    形义结合   书写习惯
 去年我从六年级下来接手二年级的教学任务,带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班里许多学生的写字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大部分学生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这里包括坐姿和握笔。许多孩子做得不够端正,要么侧着身子,要么扭着身子;有的一只腿放在凳子上,还有的干脆让左胳膊处在自由休息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真的将学生写字的姿势拍下,那可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再看看学生的握笔姿势同样让人匪夷所思,我真不知道这些孩子在上学前班、一年级时老师及家长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再加上近几年我所接触的一些初中和高中学生,发现他们写的字简直可以称得上“面目可憎”, 更何谈美观大方,看后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纵观当前教育,孩子们普遍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累,而教师们则被过重的教学压力所累,多数也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致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被忽视,才出现了上述令人担忧的现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作为在校教师更应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教师应刻不容缓地将这项任务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以期使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起来。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我认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心理学认为: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就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他们对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教师应多收集书法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从作品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缓疾中产生一种审美的心理活动。同时给他们讲述一些古今大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一池清水变“墨池”的故事,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与参与意识。
 (二)定期举行作业展览,展评学生的作业、书法作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练习写字的活动中,提高书写水平。抓好表率,树立写字榜样,通过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表杨并奖励写字能手,形成积极的写字氛围。
 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前,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执笔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以后的字写得好不好起关键作用。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手指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执笔方法不正确,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写字姿势的不正确,这样写字时间长了除了不能写出一手好字,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影响视力。因此指导执笔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教师应做好示范并讲清要求:手离笔尖一寸远,然后逐个观察指导,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要手把手的纠正。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再次,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正确示范演示,体会汉字书写美。
 教师在教学生写字之前,首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这些对于以后老师教写字的笔画时起重要作用。起步阶段,老师的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当然也可以凭借课件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写字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培养学生在写字前细心观察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有效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的能力,并养成观察习惯。指导学生观察汉字,要让他们先从整体上看看要写的字的框架结构,看看整个字是什么结构方式;然后再仔细观察字的各个部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笔画组成的,这些部件、笔画是不是经过变形后组合在一起的;最后再综合观察汉字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观察主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有这样全面观察,深入掌握汉字的笔画、部件及整体结构,才能使汉字以正确的视觉形象映入学生的大脑,在写字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
 三、科学有效地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在学习新字的时候,不要怕学生写得慢,只要把字认真地写好,并且作业量要少,尽量让学生留在学校写。因为教师只有在学生写字过程中注意观察,随时发现及时纠正,才能尽早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学生把作业拿回家书写往往一是不用心,二是出错了老师并不知道,结果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会频繁出错,这是在纠正就很难。就拿笔顺来说,如果在刚开始学习笔顺的时候,就没有按照正确的笔顺来写,以后就会经常出错,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原因。错误的写法已经生根,就很难去除。即使当时改正了,可是时不时还会出错。另外在对待不同的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标准。对于那些写字速度慢,写字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关注。要求低一点,鼓励多一点, 表扬多一点,让孩子不至于“望字生畏”。再就是多和这样的学生家长沟通,教师和家长达成目标协议,共同引导监督,这样孩子的进步会日益明显。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神,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过多的书写容易使肌肉疲劳,手指发酸发麻,这样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即教师布置的练习量要适度,教师要求学生每个字练习的遍数也要适度。每课的字,每个写3—4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保持了学生写字的持久兴趣。
 四、评字和改字是再完美,再提高的过程.
 评字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是整个写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选取了典型的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写得不够规范,哪里出现问题,请学生自己来评价。学生再一次对田字格里的字进行观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评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写好字的自学性。评完以后,我就让学生把字再写一写,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的再发现,再改进,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漂亮多了。另外学生也可以就自己今天写的字和昨天的字进行纵向比较。这样学生经过自身评改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持续不断的写字兴趣。
 五、结和字形、字义正确写字,避免错别字。
 随着学生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识字量逐渐增大,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就愈多。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许多错别字完全可以避免。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天地就经常出现一些同音字,学生很容易混淆。比如常见的“通讯”写成“通迅”、“返回”写成“反回”“筋疲力尽”写成“筋皮力尽”诸如此类的错别字不胜枚举。因此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多留心字的形与义,写前想一想,写完看一遍,这样就会有效地减少错别字。
 最后,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书法修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而且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拥有一手漂亮字,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教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写的字也比较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用自己优美的字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资料:
《2011版语文新课标》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