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小议数学活动中操作的重要性 武琴琴
 
    

小议数学活动中操作的重要性

                          中阳县城内幼儿园 武琴琴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幼儿依靠动作,将操作材料作为媒介,以主动探索的方式认识事物间数学关系的活动,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幼儿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只有通过自身参与的各种实践操作活动,使头脑和材料相互作用,才能获得数学概念,理解逻辑关系,促进思维的发展。如何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呢?有效的操作占据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操作活动在计算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呢?

一、明确数学操作法的目的。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运用操作法的目的是使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我们经常采用的操作程序是:教师讲解演示——提问——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如在给图形分类的活动中,安排操作活动的程序是:教师分别拿出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并把它们分别放在盘子里,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图形名称和放在那个盘子里,接着才让幼儿把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放在指定的盘子里。实际上这并没有真正使用操作法,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仍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去发现、去探索的机会。那么,正确的操作程序又应该是怎样的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我是这样安排操作程序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材料、去发现问题,以保证其有较充足的操作时间,此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可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接着是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最后才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形成概念。 
     二、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效的操作材料。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材料的选择时还要注意所选材料的操作性、趣味性,努力做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数学材料。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1、形式多样  走进数学 
     让幼儿在图画欣赏中喜欢数学,让幼儿从喜欢看的画、美丽的图案和图形的组合中寻找数、量、形状等数学内容。如:设计几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画中图形的形状、特征、数量。然后,教师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构建画面,并让幼儿动手剪、贴、拼、画,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让幼儿说出自己都运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那些图形,并能说出他们的数量。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学到数学方面的内容。 
       2、操作目标具体  体验数学 
     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幼儿认知、情感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且每个方面都有一个重点。认知方面,主要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浅显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获得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进操作来获取得,操作可以为从形抽象到数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如:教师将学习3的组成的认知目标定为:引导幼儿将3个物品分成两份,启发幼儿寻找不同的分法,学习讲述分合过程和分合式,初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这个目标找的准确,所以操作性较强。情感方面:包括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制定时主要体现层次结构。如:首先让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进而想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再次能按教师的要求摆放或自己创作。 
       三、操作注重整体  发展数学 
     采取分组活动,提供几组不同内容的操作材料,让每组幼儿轮流操作。在安排材料时,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每组材料是不同类型,用不同的方法、材料来巩固相同的内容。如提供几组材料:(1)、看数字卡片摆实物;(2)、看数字卡片印点子;(3)、看点子数量摆实物;(4)、看数字涂色。四组材料不同,方法不同,体现的层次不同,这也遵循了针对个体面向全体的原则,也可以使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得到发展,并不是全篇一律,避免了用一把尺子衡量人的缺点。 
       四、操作实效性强  感知数学 
     不要认为幼儿动手就算操作,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儿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其实效性。如:在学习“9”的组成。课上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9粒石子,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多少种分法?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始来操作,还未等幼儿完全分好,教师已请幼儿回答结果,教师虽说让幼儿操作但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这样操作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可设计成如:准备9种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881;(2)、按颜色分,可分成2772;(3)、按形状分,可分成3663;(4)、物品上有无圆点来分,可分成4554。教师让幼儿操作时,应进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操作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要求,来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设计操作的步骤及需要幼儿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幼儿只有通进比较观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组成,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来操作也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五、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操作时不能只用指导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学习4的组成。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每撒一片就根据花片停住后颜色分布的数量在纸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颜色分布的数量与前几次不同,就可依次画在纸上。这样,每次撒后,孩子们就要比较对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4颗星星撒厂去,出现了都是同一种颜色的情况,就会提出怎么办?有的孩子会发现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话,总是与其中的一组情况一样,从而产生疑问,这样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幼儿独立的进行操作活动,客观上为老师观察幼儿如何活动提供了条件,并从中获得信息反馈,比如教师可以看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任务的理解程度,以及操作活动的步骤、操作材料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对那些个性较内向的幼儿,从操作表现中可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而对大部分幼儿来说,教师既可以及时发现幼儿操作的成功之处,又可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和困难,从而适时的提出建议或予以启发指导,这样,就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开展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探索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数学操作活动有意无意地让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不仅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也是提高幼儿多方面素质的。总之,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操作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