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挺立于大观园边上的青松 罗廷莲
 
    

挺立于大观园边上的青松
——浅析《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贵州省中共瓮安县委党校   罗廷莲  邮编:550400
摘要:刘姥姥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刘姥姥,一个城郊农村老太太,身体健朗,积极乐观,与富甲一方的大观园只是转弯抹角沾亲带故的“拐角亲戚”,面对生活的不幸和困窘,她没有绝望、没有放弃,为了求得生存,七十多岁的她舍去一张老脸,竟然敢去“闯”戒备森严的大观园。在获得大观园的支助后不忘感恩,二进荣国府,带去乡村新鲜的瓜果蔬菜,让大观园的奶奶小姐姑娘们尝尝鲜;刘姥姥虽为一乡村老妪,却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大观园被抄,贾府大厦倾覆之际,她不顾80岁的高龄,奔到大观园来探望,不辜负王熙凤的托孤,巧妙营救巧姐儿。不论从躯体上还是从精神上来看,刘姥姥可算是挺立在大观园边上的一株不倒的青松。
关键词: 挺立  大观园  青松   刘姥姥  人物形象分析 

刘姥姥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她是附着在“大观园”边缘南来北往的诸客之一。刘姥姥,一个城郊农村老太太,与富甲一方的大观园只是“略有些瓜葛”,面对生活的不幸和困窘,她没有绝望、没有放弃,为了求得生存,年近古稀的她舍去一张老脸,去“闯”戒备森严的大观园,只为一家人求得生存的一线希望。她在获得大观园的支柱后不忘感恩,二进荣国府,带去乡村新鲜的瓜果蔬菜,让大观园的太太奶奶小姐们尝尝鲜;虽为一村老妪,却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大观园被抄,贾家大厦倾覆之际,她不顾80岁高龄的危险,奔到大观园来探望,不辜王熙凤的托孤,巧妙营救巧姐。她虽年事已高,却健康爽朗,艰苦一生,却积极乐观。不论从躯体上还是从精神上来看,刘姥姥可算是挺立在大观园边上的一株不倒的青松,见证了大观园由盛而衰的全过程。
  一、刘姥姥与大观园的关系——拐角亲
     “拐角亲”是贵州方言,就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不算是很亲,但又有点关系的亲戚,和 “远房亲戚”意思相近。《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与贾府就是这种“拐角亲”。
刘姥姥原是个农村多年的寡妇,膝下无儿无女,只靠两亩薄田过日子,因外孙还小,无人看管,女婿遂将她接过来一起生活。刘姥姥的女婿狗儿家,是一个“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小小人家,姓王,本地人,祖上曾做过小小的京官,当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的父亲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与王家连了宗,认作侄儿,成了本家。当时也只有王夫人的大兄、王熙凤的父亲和王夫人在京城,知道有这门亲戚,其余的大多不知道有此亲缘。后因家道中落,家业萧条,狗儿的父亲王成于是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这样算起来,刘姥姥与显赫的贾府也只是相隔九十九道湾的“拐角亲”了。然而,一边是家道中落,一片衰败,另一边却是如日中天,无限荣华,可谓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真真是天壤之别了!
然而,刘姥姥这样一个命如草芥的农村老妪又如何在“侯门深似海”的贾府讨得一线生机呢?
   二、刘姥姥的外交智慧——大智若愚
1、一进荣府打抽丰
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实在是太遥远,对于贫困“低贱”的刘姥姥,想要去“攀附”极富极贵的贾府,实在也是望尘莫及。但苦于生活多艰,冬日将近,还没准备好过冬的物什,女婿无计可施,烦虑焦躁,女儿不敢多言,刘姥姥便提醒女婿,可以到贾府去试一试,碰碰运气,打打抽丰。
于是和女婿分析:女婿“又是个男人,又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女儿呢又是“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去”,为了生计,这位饱经苍桑的老母亲也只好“舍下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了”;同时,决议带上五六岁的孙子板儿一块去,一则路上有个说话的人,二则带上孩子,有话题,尚见着人了也好借题说话。对于“侯门深似海”的贾府,如何能进得去呢,找对引荐的人非常关键,因此商议先要去找到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一是因为太太的陪房在贾府应该算是上等的佣人,且与主人有亲密的接触,便于直接传话;二是周瑞以前曾和狗儿父亲交过一件事,狗儿家有恩于周瑞,且彼此关系还算好的,周瑞家的肯定会帮忙。所以,刘姥姥去了,处处小心,处处谨慎,哪怕是对贾府的下人也要做到礼至周全。她带着板儿,找到宁荣街,到了荣府大门石狮子前,看见簇簇的骄马,这架势虎得刘姥姥不敢说一句话,也不敢过去,拍拍衣服,教训孙子几句,“蹭”到角门前,只见看门的也是一个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坐在大板凳上,刘姥姥便礼貌地称呼“太爷们”,虔诚地“纳福”,说“请”,生怕有半点不周便被赶出来,那就没希望了。在一位老年人的指点下,刘姥姥绕到后门,见到买卖的人也不敢随便询问,找了一个在玩闹的孩子带路(因为孩子不会说谎话诓她),几经周折终于找着了周瑞家的,总算是找到进入贾府的入口了。在周瑞家的引荐下,进了贾府的门,姥姥处处小心,细细观察,虽然贾府的珍惜物件玲琅满目,令姥姥瞠目结舌,但她竭力保持冷静、清醒,见到 “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丫头平儿,误以为是王熙凤,忙打拱欲叫姑奶奶。幸得周瑞家的忙跟平儿打招呼,刘姥姥方才明白原来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在一群人好大一阵忙乎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真佛”。 只见她穿着雍容华贵,举止高傲,刘姥姥忙得只有磕头请安了。在周瑞家的示意下,姥姥把此行的目的大胆说了出来,虽然凤姐略有不屑,但最终还是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得到了凤姐的接济,顺利完成了这次的“外交旅程”,为一家子的生计解了燃眉之急。第一次进贾府就初步体现了刘姥姥的外交智慧,看似有些笨傻,却无不充满智慧,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否则,像贾府这样“侯门深似海”的人家可不是随便就能进得去的啊。
2、二进荣府话感恩
第二年秋天,刘姥姥不忘大观园的好,收了庄稼第一想到的就是到大观园去感恩,刘姥姥用乡下人朴实直白的方式回敬着曾经给予他们一家帮助的恩人,于是“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头一起摘下来的……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礼轻人意重,算是乡下人的一片穷心意。这次来到贾府,表面上看众人都拿她取笑,甚至近于捉弄她,刘姥姥也装疯卖傻,极力迎合,给大家找乐子。不过掩面而思,刘姥姥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感恩,感恩于贾府没有嫌弃她的穷困,没有嫌弃她仅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拐角亲”,感恩于贾府没有让她空手而归,凤姐从贾府这只“瘦骆驼”身上拔下了一根“汗毛”——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送给她。因为就这根“汗毛”,让走投无路的刘姥姥家人度过了难关。所以,只要能感恩,再大的牺牲,刘姥姥也会去做,更何况是让恩人贾府内室从上到下快乐呢。
在游大观园的几个细节中,刘姥姥的感恩用心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尽管满口村话,却是那样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比如称赞大观园的气派美丽,她说:“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闲了的时候儿,大家都说:怎么得到画儿上逛逛!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儿?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这是先抑后扬、先虚后实的赞美。大伙儿给刘姥姥头上插满花,她自己打趣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逗得众人一阵欢笑。在秋爽斋吃饭时,令席上她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逗得众人笑得喷饭。陪着贾府女主人们在大观园喝酒行令、受罚,当捉弄她的鸳鸯给她赔不是的时候,她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我心里要恼,也就不说了。”她什么都明白。刘姥姥那粗鄙的词汇、充满乡土气的动作就如同赵本山的小品一样,充满东北黑土地的乡野气息。 她机智老练,精于世故,与贾母和王夫人说话,专讲她们信奉的神佛,给宝玉讲故事,就讲他爱听的女儿,更显出她的世故与精明、察言观色和见机行事的本领。
刘姥姥的杰出表现,终于赢得了大家一阵阵欢笑,给大家找足了乐子,整个贾府内室笑得人仰马翻,充满欢乐的气氛,同时,刘姥姥也终于获得了最大的回报。不仅仅是得到一百多两银子,可以回去买地,更为重要的用周瑞家的话来说:“可是姥姥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带回了贾府赠送的银子和东西,从此日子渐渐好起来。既表达了对恩人的感谢,又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刘姥姥大智若愚智慧外交的成果。
3、三进荣府受托孤
当贾府呼啦啦大厦倾,树倒猢狲散,人人避而远之时,刘姥姥不顾年事已高,舍了一切欣然前往贾府探个究竟,看望曾经支助过自己的恩人。“前几日他老子进城,听见奶奶这里动了家,我就几乎唬杀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这时的荣国府已几近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被抄,万贯家财被没收,世袭官职被罢免,掌事的人羁押的被羁押,流放的被流放,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如今的大观园没有了昔日的欢笑,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上上下下满是惊恐和悲凉。但刘姥姥还是记着要去哭贾母,看太太,宽慰凤姐,并为病重的王熙凤拜佛求神。刘姥姥就像大观园边上的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在关键时刻为恩人遮风挡雨,这正是刘姥姥忠诚的外交智慧!
4、四进荣府巧救孤
第四次进荣国府,是刘姥姥得知巧姐被亲舅舅、舅老爷、叔叔做践,欲卖给潘王做妾,在平儿、王夫人等众人束手无策时,刘姥姥挺身而出,把巧姐乔装成自己的孙女青儿,将巧姐与平儿接到乡下躲藏起来。刘姥姥以乡下人的生存智慧回敬了她的恩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凤姐临死时的托付,正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总之,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贾府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左右逢源,装疯卖傻,显示着她的世故与精明。三进荣国府,刘姥姥探望倾覆的贾府,接受凤姐病榻前的委托。四进荣国府,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处处显示着刘姥姥的外交智慧。
   三、刘姥姥的人生态度——健康乐观
已经古稀之年的刘姥姥身体健康,精明能干,不但为女儿女婿分担家庭的负担,帮助看护外孙,做家务,干农活,而且为了给家人带来生存的一线希望,她独自带着孙子板儿,驾着驴车前往贾府。秋收之后又带着孙子板儿,驾着一车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回馈贾府,车途劳顿自不必说了,就算是年轻力壮的劳力恐怕也不一定及她了。且在游览大观园时,与贾府的老少奶奶姑娘小姐们一同说笑取乐,喝酒打趣,虽言语粗俗,充满乡村的野味,但其饱满的精气神博得了贾府至尊贾母的喜爱和众人的笑声。刘姥姥七十五岁了眼睛牙齿都好,只是“今年左边的牙槽活动了”,与比她小好几岁养尊处优的贾母比起来,刘姥姥可要健康的多了。
刘姥姥不但身体健朗,而且乐观,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困境,她没有报怨、没有放弃、而是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比如:平日里为女儿女婿分担家庭的负担,看护外孙,在一家人为生计发愁,女婿一筹莫展、烦闷喝酒气恼之时,刘姥姥不但没有泄气不管,而是竭力劝说女婿,为一家子的生活做打算,建议女婿去求贾府。尤其是她劝说女婿的话语:“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虽然平实,但字里行间无不包含了生活的积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与高贵的贾母攀谈时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朴实的语言蕴含了刘姥姥对生活的感悟。凤姐拿刘姥姥来取笑,将她满头横三竖四插满花,众人笑得不得了,姥姥却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用这幽默风趣的俗语解了一时的尴尬,给现场带来轻松愉悦的气氛,也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在贾府大厦倾覆之时,昔日的清客相公、达官贵人都绕道走,刘姥姥却不顾一切前往贾府探望,并挺身而出,搭救巧姐。
刘姥姥虽为一乡村老妇人,年事已高,命如草芥,穷困潦倒,但她不仅精于事故,善于外交,而且身体健朗、精神矍铄,口齿清楚、思维敏捷,行走自如,谈笑风生,面对不幸的生活总是很乐观。
因此,刘姥姥犹如挺立于大观园边上的一株青松,平凡而伟岸,柔弱而挺拔,不畏风霜雨雪,狂风暴雨,它依然挺立于高山之巅,这就是刘姥姥的精神,中国农民的精神,中华民族活的灵魂!
她找到了自己位置并始终在那儿挺着,任凭世事如何变换,她依然立在那儿岿然不动,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伸出她的“绿枝”去庇护她的恩人!
参考文献:
1、《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著,岳麓书社2001年9月出版。

2、《红楼人物解码》青灯下的古佛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