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探析 吴江华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探析
县第五中学   吴江华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促进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转变观念,抓住关键,强化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推动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生   审美能力  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对事物的鉴赏都离不开他们对于认知世界审美判断,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对事物的浅易判断能力,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体验到评判,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美的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呢?
一、对比形象,拓展学生心空
小学生的感官能力较强,他们对于文章中所写事物的喜好、人物的好坏的评价,往往认识层面比较肤浅,难免有“窥一斑而论全貌”的感觉,挂一漏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审美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教师要借助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对比特点,对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优秀形象不胜枚举,伟人与贫民,中国与外国的,古代与现代,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他(她)们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进一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二、想象意境,强化心灵对话
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凭借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丢开语境抓审美能力培养,只会顾此失彼。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等文章,展示了特殊的意境,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要教给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在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在教学“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一内容时,可以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想象人们不畏寒冷,四处寻找燕子,进而体现人类对燕子的关心、爱护,让学生在体会人类与动物的和睦相处、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中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三、欣赏语言,体悟尽显审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语言的魅力无穷,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认真斟酌、欣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醉于语言中。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涵盖丰富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推敲”一词的典故,从而体会到诗人们字斟句酌时的艰辛、用心,在遣词用字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有些文章中,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在理解这类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诵读体验,增进情感进位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学习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与能力。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在揣摩作者的情感时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教学《火烧圆明圆》一课时,教师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适时播放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的电影资料,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教学课文《长城》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的点滴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