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中“拥”之道 ——浅谈对幼儿园“中等生”的指导策略 冯玲莉
 
    
中“拥”之道
——浅谈对幼儿园“中等生”的指导策略
        浙江省诸暨市   冯玲莉
【摘要】
在我们身边会发现有这么一群不特别的孩子:他们沉默寡言、腼腆内敛、在集体生活中表现不积极也不捣乱,默默无闻地担任着无名指的角色,也就是所谓的“中等生”。仔细回顾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平时的教育行为时,老师往往会不经意间忽略和遗忘了这些其实很可爱也很乖巧的“中等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幼儿之间的不平衡,给每一个孩子均等发展的机会呢?创造“均等”自主表现机会;记录榜样人物;建立“关注”小名册;归总记录,并给予“中等生”立体地评价。把这些特别的爱给不特别的他们,让他们能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存在感,培养自信和胆识,最终摘掉“中等生”的帽子。
 
【关键词】
幼儿园  “中等生”  指导
看到“中等生”三个字,你或许会觉得我写的是一篇缪文,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幼教理念有偏差。幼儿园怎么可能有“中等生”呢?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不可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之分。在一个没有特定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幼儿成绩的幼儿园怎么可以把一部分孩子列入“中等生”之席呢?
首先我整理了一下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眼中所谓的中等生,是指在班级中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一般而言,约占班级总人数的70%。中等生成绩不好不坏,性格安分守己,听话、顺从、默默无闻,很容易成为远离教师视野的一群人。这些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是单位教育教学体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在幼儿园沉默寡言、腼腆内敛、在集体生活中表现不积极也不捣乱,默默无闻地担任着无名指的角色的“乖孩子”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老师眼里的“乖孩子”也便是“中等生”的代名词。
一看“中等生”的表现
排队时不会挤到前面和别人争抢与老师之间的“亲密度”;游戏时往往以配角的身份出现;活动时习惯只用眼神与老师交流,想说却总是被动着,表现为默默无闻;点心时永远最后一个伸出手,吃别人挑剩下的……而他们的常规习惯却表现得异常好,对老师有礼貌,和同伴友好相处,不做违规行为,不捣乱……着着实实的一个“乖孩子”的形象。
二析老师们的行为
1.日常生活中,我们把更多的机会给了那些思维活跃、自信、大胆的孩子,各类活动中也往往安排他们做主角,比赛中选拔的选手总是那么“典型”且有代表性的几个“能干”孩子。对于那些“中等生”,给予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总是很少。户外游戏和自主活动时,我们同样忽视了这些“中等生”的存在,而把目光和指导集中在那些比较顽皮的孩子身上,惟恐他们会捣蛋,会发生意外。
2.奖惩机制中,我们也是重“两头”轻中间,就拿请小班长来说,机会多的总是那些乐于表现自己,优秀出色的孩子。或者为了鼓励那些能力很弱的幼儿,给予激励。那些“中等生”们又在不经意间被冷落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潜意识地庆幸着这些“中等生”的听话、顺从、乖巧,不会做另人头疼的事,总是不用我们操多大的心。
3.集体教学中,为了活动进行得顺利,我们则会时常请那些有把握的孩子回答问题,特别是公开教学活动,这种现象尤为突出。那些“中等生”,即便他们会回答,即便他们鼓足勇气举起了他们的手,我们有时也会因为没有把握,跳过那一只难得举起的小手,有意无意当中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
4.评价工作中,“中等生”现象让我们的家长工作和评价机制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当一些家长问及孩子情况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只能以“不错”“挺好”等概括性词汇来评价这些“中等生”,而无法具体、正确地给予细节性的评价。而当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幼儿的表现得不到具体的肯定时,往往会产生不安的心理,从而给家长工作带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特别爱的给予:
看到了此类的问题后,我们的教师也在不安和纠结当中:比如,班级人数较多;课堂时间有限;顽皮孩子太折腾;工作量大,精力有限等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导致了我们实在无暇顾及和关注每一个孩子,似乎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确,这样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幼儿之间的不平衡,给每一个孩子均等发展的机会呢?特别是让我们教师匆忙的眼睛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根据自身遇到的一些困惑,我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为本班的“中等生”创设了特别的关爱行动。
一、创造“均等”自主表现机会,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和胆识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是培养自信和胆识的发源地。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大胆、自信、健康的心理品质。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在集体教学环境中的不均等现象已经客观存在,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把一日生活中的点名时间、餐前游戏环节等都交给了他们。
(1)点名时间:
进入中班的我们,已经学会用卡片式的方式进行点名,卡片上有幼儿的名字和学号。每天,点名时间开始,我便请两名幼儿上前进行点名。一个点名,一个做小助手(帮着整理点过名的卡片)。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请两个人一起来多此一举,一次一个就够了。而我的目的是:其一可以缩短幼儿轮流的时间,其二结对上前能增加幼儿彼此之间的胆量,其三大大鼓动了我们“中等生”的参与积极性。他们或点名,或做助手,都是那么喜悦,那么认真。而每每到点名时间,总是有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等待着这光荣的时刻,在他们眼里,此时就成了一个“领导者”。而这个时候,我在一旁观察,才发现有那么些孩子他们的点滴神情和状态是我未曾留意过的。我们班的黄羿锟是典型的班级“中等生”,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表现腼腆、拘束,甚至一言不发。但是在点名做小助手时,他的自信和笑容微微流露了。
                                                                                   (2)餐前游戏——小明星时间:
设定每天的餐前游戏为“小明星时间”。孩子们上前拿着我的“小蜜蜂话筒”开唱、开讲、开演……一个表演完了主动有请下一位。而我此时也可以安静地观察孩子并从中做出适当的引导,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上前表演的机会。记得有一天,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徐浩程一直没有上前表演过,于是我特意点名邀请他。起初他是害羞的,甚至有些胆怯,下意识地叫了一声妈妈。我特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拉他上来,而意外的是当他接到话筒的那一刻声音却是那么响亮,一曲国歌铿锵唱响……
二、记录榜样人物,建立“中等生”的集体存在感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激励与表扬的威力有多大我不得而知,不过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和存在感却往往建立在教师的裁定中。我们班级中的“中等生”各方面行为都比较遵守常规,得五星的机会也比较多。因此,我一周记录一次榜样人物,即本周五星获得最多的幼儿即可上榜。这一措施,不仅让我更多地观察和了解到了“中等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大大建立了他们的集体存在感。我记得,有一次在表扬榜样人物余昊霖的时候,他脸上洋溢地自信微笑深深触动了我。原来,被老师特定表扬是一件那么幸福的事情。
三、建立“关注”小名册,把特别的关爱细致化,融合“中等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为了更细致地关注到“中等生”在一日生活中的整体状况。在用心关注“两头”孩子的同时,我尝试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第二天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上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个孩子。当然,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纳入到活动中以及活动以外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1)集体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给名册中的“中等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中,我有意识地给今日名册中的“中等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有的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往往会回答也不举手,因此,我就根据对孩子的了解,点名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而且,很大一部分“中等生”不声不响,却未必是认真地在听讲,游离的状态更多。因此,特定地提问他们,也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倾听习惯。
(2)生活与心理上关注要时刻跟进。
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教育,关注同样要渗透到生活中。关注他们的情绪、着装、生活行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以及细微的言语。时不时给他们一个真诚的微笑、对他们点个头、投以赞许的目光、散步时牵起他们的手……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孩子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温暖。不经意间他们会突然开始在我眼前跳跃出来,不再被我忽视和遗忘。
四、归总记录,给予“中等生”立体地评价
在建立“关注”名册的同时,为了对“中等生”的评价不再那么概况,为了让家长能具体地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我尝试将关注名册中的“中等生”每日做一个归总记录。如此,既关注到了他们对知识技能的获得,也记录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等。从而对于“中等生”的兴趣、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和发展优势等,立体、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这样的评价不仅贴近孩子,及时了解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不会再无话可说,用“还好”,“不错”等拙劣的评价词了。
附关注名册与归总录表格:
幼儿关注名册记录归总
姓名:                                                  记录者:
时 间
行为表现
干预措施
情况分析
 
 
 
 
 
 
 
 
归总记录、评价建议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以上是我个人的小小实践,在特别关爱行动开展后,我看到了……
孩子的变化:我们班的孩子更活跃、更主动了。那些“中等生”也一个一个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跳跃到了我的视线中,有的开始喜欢上前展示自己;有的乐意走到我的身边与我谈心;有的在游戏活动中积极争取,让自己生动起来了。然而,他们的沉默寡言、腼腆内敛只代表着个性的不同,不再是默默无闻的代表。不特别的孩子渐渐变得有自己的特点。
家长的喜悦:当家长在我口中得之孩子在一日生活中的细节动态时;当他们发现自己孩子也有过人的闪光点时;当他们了解自己的宝贝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时,家长的笑容是感动的、喜悦的、感激的。我与家长的距离也越走越近。
我的成长:我发现只要真正用心去寻找一些合理的方式方法就能消除客观原因等一些教学生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思想也渐渐淡去。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心对心地深读才能懂得。在渐渐地把曾经不经意间读浅的他们,开始深读后,我的眼里突然多了许多生动活泼的画面,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在于点滴关注。而我们教师对幼儿的主动性也往往决定着孩子在幼儿园生涯中的幸福指数。
我相信心与心的交流将会有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爱与爱的交融将会让孩子更加可爱。而我们要为孩子做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 何伟 中等生心理成因类型分析及其引导,宁夏教育 1995年第05期 第25页
[2] 霍力岩  学前教育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61页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262页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