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成长 李彩霞
 
    
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成长
                   晋城市阳城县佳佳幼儿园    李彩霞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游戏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们什么都学不到,而且还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针对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小班幼儿如何更好地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谈几点做法。
一、活动区环境的创设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对老师和成人还很依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是幼儿所需要的。 在以往的活动区设置中,我们往往以文字冠名。比如,在区域中写上“娃娃家”“建筑区”等等。这样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目了然了,可对于不识字的孩子们来说表示什么呢?
    然而在小班,和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来讲“益智区”、“操作区”简直太难以理解了。孩子们常常会乱指一气,名字和区域根本对不上号。但作为教师应明确地认识到:3至6岁阶段,是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段,形象或表象影响或支配着幼儿对事物的认识。
    于是在布置活动区标志时,我们有意识地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等特点,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象贴在玩具柜上:如聪明的小猴代表“益智区”、灵巧的小兔代表“操作区”等等。这样孩子们很容易记住各活动区的任务和性能,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在分区活动中也不会再出现找错了活动区的现象。
    这样的布置,突出小班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区域的划分。我们要时刻记得《指南》中所要求教师把握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环境是和孩子互动的。要让环境成为无声的老师,让孩子自然地理解环境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帮助幼儿做好进区计划
    区域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很喜欢的活动,一到开展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显得又忙碌、又快乐。区域活动吸引孩子的关键在于能让孩子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去哪个区,玩什么,和谁玩,可以自己决定使用材料的方式和方法,自己决定与伙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就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不是任意地活动。
    进区常规必不可少,良好的进区常规是循序渐进形成的。在我们班的进活动区规则中,要求孩子们要有“计划性”,即做“进区计划”。但是,对于一个刚接触到活动区的孩子来说,上来就能明确地计划:“我今天打算进……区。”是不切合实际的。教师可以以同伴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进区活动中去,作个“有指导性的合作者”。针对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特点有意识地吸引他到适合他的区域进行活动。
比如我们班上的硕硕小朋友,是个聪明的男孩子。语言及认知水平都很高,就是动手操作能力稍差一些,所以每次选区时他都不选操作区,怕自己做不好。几次的观察后,我决定和他一起玩。我说:“硕硕,你怎么不选择小兔子区(操作区)呢?‘小白兔,白又白’你不是最喜欢说了吗?”他没有说话,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你知道吗,小白兔最喜欢你了,因为你很聪明啊!”他听到这很高兴。我建议道:“不如今天你和小白兔做朋友吧,让她看看硕硕不但聪明还很灵巧好吗?”硕硕很接受地把进区牌挂在了小白兔底下。
    这样,在孩子很能接受的建议中,孩子进入了不曾涉及的活动区域。既不违反我们的进区常规,也不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亲切、自然,而不是老师的生拉硬拽。同时贯彻了《指南》精神: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三、活动区中材料的运用
    有的老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将介绍材料玩法及指导幼儿操作作为重点,认为那就是幼儿的游戏。这是不对的!这里游戏是受教师控制的,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从根本上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权利,成了教师精心设计、导演的一场戏。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是受了传统的重教学轻游戏,重教师轻幼儿思想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师对幼儿游戏本质的认识的偏差,没有认识到游戏的本质在于幼儿自主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活动。
在活动区域中,首先要相信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幼儿并不是一些“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早已被幼教界所接受。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在幼儿进行具体的操作时,在教师进行预操作的情况下,教师要观察幼儿“需求”,了解幼儿“水平”。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游戏开展下去。在一段时间的反思与实践中我发现,孩子真正开展游戏的关键在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如,我班科学区材料“打电话”。老师设计的玩法是两个幼儿一起游戏,一名拿话筒的幼儿模仿动物叫声,另一名拿听筒的幼儿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但在幼儿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孩子由于年龄小,看到图片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模仿其叫声,而是最先反应出动物的名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顺应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我将游戏的玩法重新修改了一下:一名拿话筒的幼儿说出动物名字,另一名拿听筒的幼儿模仿动物叫声,两人同时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这样两个游戏的孩子都有了听和说的机会,玩得更加起劲了。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贯彻《指南》、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力图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充分的发展。在活动区内,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水平自选活动,轻松自主,没有心理压力,不受局限,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任思维和想象自由驰骋,并体验成功及活动过程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和健康人格。让我们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创设出更多新颖、丰富的幼儿活动区材料,让孩子们真正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让孩子们在《指南》的指引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