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最新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收录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版权信息

主      办: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协      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献出版社
编      辑: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编辑部
名誉总编辑:吴康辉
副  主  编:佘维学  薛慧锋
            钱水龙  叶建强
            朱 淮  许国华
外联部主任:刘长明  黎 欣
投稿  邮箱:jyyjxk@126.com
网      址:www.jyyjxk.com
定      价:每期8元,全年60元

 
  相关证书  
  友情链接  
·教育阅读网
·华夏期刊网
·新教师教学杂志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
  热门文章
首页 > 刊社动态 > 热门文章 
 
 
中国与世界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 张存丽
 
    
中国与世界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
   张存丽
                       摘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国的一种文化,一种教育都必定是由该国的社会存在即该国的国家性质、具体国情所决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作为一种各国通用的教育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所以当今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学校当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程度、效果,在不同的国家其作用是不同的,它体现着那个国家人们的总体意识、价值观念,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教育  
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学校教育的概念,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通过这种方式教导了三千多名学生,用仁、义、礼、志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符合封建的伦理纲常规范。近现代学校更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欧美一些主要国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矛盾加剧、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趋高、犯罪低龄化这一状况,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研究,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法国统治阶级把学校看这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即认为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中心的作用。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当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展开,这与资本主义国家明显不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考核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和良好的行为品德。
第一,    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系统思想理论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形式是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学生在学校,除了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本身具有的政治方面内容外,还要学习思想品德修养常识、法律知识、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内外时事政策等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    “三育人”活动。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组织学校全体教师、管理干部和服务人员,自觉结合自身的业务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已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    各种课外活动的影响。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不同地域文化要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国情、了解国情。
第四,    集体风气的影响。各级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系风、院风、校风,创造并形成一个好的集体风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西方国家似乎没有类似我国这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独立学科,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切切实实地渗透在有关学科的教学中,很有实效性。各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称谓不一,美国、法国称之为“公民教育”,英国、加拿大称之为“政治教育”,西班牙称之为“共处之道教育通过这些“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进行着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逐步回归学校,主要表现在:
第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原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
 20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说:“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大众呼吁品德教育应该回归学校。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学校成功与否可能取决于教授3个‘R’(即读、写和算)以外的东西。人们越来越要求教育工作者灌输一种被遗忘的基本东西——那就是品德。”波士顿大学伦理道德和品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柯文·瑞安说,如果品德教育运动失败了,“我预言这也就是公共教育的死亡。社会将不会忍受不涉及价值观念的教育。”他还认为,“学校不仅仅是把一帮子人都管起来的地方,学校是社会的中间地带,是教人如何彼此相处的地方。道德语言必须成为中心。”②  
 第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成立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和道德教育实验室。美国的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圣母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等,都先后成立了道德教育研究和实验机构,推动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深入广泛开展。
第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形形色色的道德教育理论学说纷纷问世。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球本位德育理论:包括生态伦理学、科学的人道主义学说和社会关心教育哲学。第二类是社会本位德育理论,包括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德育论、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德育论和艾里克森等的新弗洛伊德主义德育论。第三类是个人本位德育理论,包括基于存在主义哲学之上的个人主义德育论、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上的德育论和基于认识结构心理学之上的德育论。
第五,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伦理道德成为各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在大学课程中增设伦理道德课程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一些高校在行政管理学院设置行政伦理学,讨论政治界的丑闻及其涉及的道德价值观;在商学院设置商业伦理学,讨论商业活动中的欺诈问题等;商业协会也规定,商学院必须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着重讲解企业和公司经理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为将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如制订和实施学生道德行为规则和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改善大学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气氛等。
第六,不同国家的国家性质、意识形态、基本国情不同,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其共性有:第一,政治目的性。美国的一位学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无论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或政治、经济的情况如何,政治社会化曾今是今后任然是一切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职能。” 第二,具有循序渐进性。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符合其心理特点的灌输方式。如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三,塑造培养性,各国都普遍注意对学生的引导,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塑造自己合格公民。第四,寓教于文性。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育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
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又有很多各自的特点:第一,课程设置的差异。中国设置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日本则设立“特设道德时间”,德国开设宗教课,法国开设道德课等。第二,活动方式的差异。如日本教师必须站在中立的立场指导学生,尽力避免党派偏见,美国主要通过各门课的渗透的间接方式来进行,德国则以直接方式。第三,教育模式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学校总的倾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性模式,东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则选择“以课堂为中心”的群体性模式,但东方的这种传统模式正在被西方模式所代替。
 
参考文献:
①  参见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见[美]柯文·瑞安、彼德·格莱尔:《美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民意测验表明,瑞安的这种看法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
③见魏贤超:《欧洲应用伦理学课程述评》,《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④参见张晓明:《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投稿邮箱:jyyjxk@126.com 

京ICP备09034123号